【交流点拨】 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20**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精读课本,贯通全文 提问:整篇文章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大家从中体味到了什么? 明确: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全文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朗读赏析探究 赏美图,配佳句——为了让大家对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再来看几组特写照片。看后请各小组用课文中的文句与之相配并高声朗读。 明确:对排比句进行总结,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①鸡啼预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②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 说美点,品美韵——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语言美: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连用许多。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1、诗作引雁:同学们,有一种鸟,常常是文人墨客吟诗赋词入题的最爱,这种鸟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情思,令人睹鸟伤情、托鸟寄怀,从而留下许多浪漫、感人、富有诗意的作品,这种鸟就是秋寒南征、春暖北归的大雁。现在就让我们在这优美而略带忧伤情感的音乐中,一起回忆我们学过的有关大雁的优美诗句。学生汇报,教师展示。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思乡情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2、引入课题:由此可见,中国人眼中的大雁是这样的富有诗情画意,是这样的充满浪漫色彩。那你想不想知道,外国人心中的大雁是怎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一同走进大雁的世界。请大家打开课本111页,第十四课,大雁归来(出示课题和作者)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少的文人用他们的笔墨描写过优美的山水,比如说我们以前学过: 唐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郦道元在《三峡》中也有“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样引人入胜的景色。可以说优美的山水诗文不可枚举,那么今天让我们跟随柳宗元一起走进小石潭,看看又是怎样的一幅山水画呢?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写下这篇游记的呢?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一、教学重难点有效引导学生反思本人和父母的情感,回想父母对本人的付出,表达对父母的爱,养成感恩父母、好好学习的氛围。二、教学流程 (1)导入:1.黑板板书:父母爱 爱父母2.导语: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在父母的关心下,我们一天天地茁壮生长,今天终于成长为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了。今天的课,就以“父母爱爱父母”为主题,开展我们的课堂。
内容: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初三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学习目标:1、熟练利用去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2、熟练利用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决含参数的分式方程的问题重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尤其要理解“验”的重要性)难点:含参数的分式方程问题预习内容:1、观看《分式方程的解法》《含参数分式方程增根问题》《解含参分式方程》视频2、完成预习检测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投影仪,电脑。 2、设置绘画区、拼贴区、泥工区、建构区、表演区,各个区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建筑,感受造型的变化 (1)感受建筑物高低、方圆、形状等外形的丰富变化 ①引入:前段时间老师去外地旅游,发现那里的建筑可真漂亮,你们想去看一看吗?今天,杭老师把这些建筑的照片带来了,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好吗?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初步观察欣赏,感受建筑物的外形变化。 ③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建筑,它是什么样子的?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课件放大建筑图片,引导幼儿进行仔细观察,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发现建筑物有的是方方的、一层一层叠得很高;有的像一座塔,越高的地方就越细;有的是左右两边一样、是对称的;有的像一朵荷花……
活动准备:各种颜色、形状的卡通杯若干、彩色笔、蜡笔、图画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一、谈话法激趣。小朋友,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会口渴,口渴的时候会想要喝水。用什么装开水喝,用自己的杯子喝水是最卫生的。没有杯子的孩子也没有关系,通过这堂课的努力,我们会获得自己最喜欢的杯子的。二、展示若干漂亮的卡通杯。老师拿一只杯子让幼儿仔细的观察后,提问: 老师:孩子们,这是只——漂亮的卡通杯。想一想,说一说,杯子可以来做什么? 孩子会想到可以装水喝水,可以做屋子的点缀,可以用杯子装水漱口,还可以用保温的杯子装鸡汤等。杯子有这么多用处,你一定很想从这里面挑一只杯子吧。请小朋友们有序的来挑一只自己喜欢的杯子。看一看,你挑选的杯子的颜色、样式,摸一摸杯子,有什么样的触觉,想一想,我选的杯子与其他杯子有什么不同,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交流,说一说,我选择的杯子怎么认。
1.让幼儿在认识圆的基础上,通过做做、玩玩,让幼儿知道圆形的物体会滚动。2.知道用轮子能省力。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准备】1.室外:(1)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2)装有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2.室内: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幼儿人手一套;装有书籍的箱子一只,圆形的轮子两个,小推车一辆,大积木一块,每组一只盒子(装有橡皮泥、硬卡纸、彩色纸、剪刀、牙签、胶水、蜡笔)。【活动过程】一、第一次尝试:滚动圆形和其他形状构成的物体在室外供给幼儿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以及装着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小推车。教师:“这里有许多车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想一想,哪些车子的轮子会滚动?”二、第二次尝试:圆形的东西会滚动1.在室内供给每位幼儿各种形状的积木玩。①你们的桌子上有什么形状的积木?②请你推动各种积木,你发现了什么?③为什么圆形的积木轻轻一推会滚,而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积木不会滚动呢?小结:圆形的东西会滚动,因为它没有角。
二、使用对象及场所:大班幼儿在幼儿院进行。三、活动目标1、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2、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3、语言表达操作的情况,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步得到发展。四、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线若干。2、纸、笔每人一份。3、统计示范图。
一.材料 小山洞、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玩具,小猫头饰若干,猫妈妈的胸饰一只,音乐磁带一盒。二.过程(一)以游戏的口吻和形式导入活动1.教师:“小猫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那边森林里去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走吧!”(伴随《蝴蝶花》的音乐,幼儿做律动进入场景)2.教师:“草地上真舒服,小猫们和妈妈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妈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3.故事: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兔跟着妈妈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看到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蝴碟可开心了。它一会儿去闻闻鲜花,一会儿扑蝴蝶,结果找不着妈妈啦。天渐渐地黑了,小兔找不着妈妈多伤心呀,它大声地喊:“妈妈,妈妈……”。
活动目标: 帮助复习巩固5,6,7,三个数,引导幼儿能够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1、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开电脑屏幕) (2)果园上有几个菠萝?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个柿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趣味识字: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活动准备: 1、贴绒水果娃娃5个(背后贴有水果),颜色不同的卡车5辆,二进制游戏图片一张,各种水果拼图20张。 2、每组1----5数字卡片若干。识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水果娃娃,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娃娃,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数和排序 (1)猜数 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是数字几吗? a、梨子娃娃说;“我比2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 B、葡萄娃娃说“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说“我是1-----5数字中最小的那个数,是数字几呢? D、你们看看1----5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那西瓜娃娃和苹果娃娃谁是2谁是5呢?西瓜娃娃说:“我的数字比苹果娃娃大,谁能告诉大家是几?那苹果娃娃是数 字几? (2)巩固 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加以验证。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3)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活动目标: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活动准备: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2、动物手偶3、实物钟活动过程: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1、 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提问: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⑶钟有什么作用?(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2、简单认识钟面。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 开始!(教师操作钟表)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活动准备: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活动过程:(一)复习巩固: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二)联 系生活: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2、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3、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每5个或10个记录一次,然后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列表统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