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2. 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准备: 1韭菜 .大蒜 .葱。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3小花盆若干。
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摸摸、玩玩使幼儿辨认各种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与用途,并学习归类。2、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初步学会拨、夹物品,做到持筷姿势正确。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不同材料制成的筷子、每组上面一样夹的物品(如:一组蚕豆、一组泡漠、一组花生、一组玻璃球、一组纸条等。活动过程:㈠、观察各种各样的筷子,将幼儿所带筷子布置成展览会。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我们来把它布置成展览会。2、交流:你带的筷子是什么样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处?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地球一小时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活动由来:“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大家都来参加这个活动。[1] “地球1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展开,一下子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该活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在2008年,WWF(中国)对外联络处透露,全球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大约1000座城市加入活动。2013年,包括悉尼歌剧院、帝国大厦、东京塔、迪拜塔、白金汉宫在内的各国标志性建筑也在当地时间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2] ,其中包括巴勒斯坦、法属圭亚那、加拉帕戈斯群岛、卢旺达、圣赫勒那岛、苏里南、突尼斯等首次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北京鸟巢、水立方、世贸天阶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熄灯,同一时段,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台北101到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 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 二、观察多样的纽扣。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
2、能专注地观察纸人的动作图谱,并在图谱的提示下合作表演木偶舞。3、体验师幼共同表演的愉悦。准备:1、小纸人若干2、条形KT板四块3、音乐光盘、VCD一架 过程一、随音乐带动跳进活动室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舞蹈吗?那就跟音乐跳起来吧!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我们来到了纸人王国,纸人王国就要举行一场音乐舞会,,小纸人们正在发愁,不知道编什么动作好,我们那小朋友都很喜欢舞蹈,愿不愿意帮他们编舞蹈,设计好看的动作?(愿意)瞧!他们来了
二、师生共同讨论: 1、师: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你?你得到别人帮助高兴不高兴? 3、师: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别人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三、引导幼儿表演互相帮助的场景。 师:你能把互相帮助的场景表演一下吗?
(二)教学准备 与牙科诊所联系,获得诊所工作人员的同意和支持。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观察牙科诊所的环境,牙科医生的工作。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器械?那些牙科医生在干什么 2.观察牙科诊所的宣传栏。 引导幼儿观看宣传栏里的图片并说说内容。 3.观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诊所看病。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病人怎么了?他们得了什么病? (2)引导幼儿谈论他们为什么要请医生治好牙病? (3)教师小结:这些病人得了牙病后,牙很痛,吃东西会很不舒服,疼痛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要请医生帮助他们,治好牙病。 4.活动结束,就幼儿参观的所见所闻组织谈话,并引导幼儿思考议论:“他们为什么会生牙病?”教师小结:“由于病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活动准备: (1)电脑制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图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录音)(2)健康知识卡片、消化图、自制健康行为棋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1、 初步了解营养与人成长的关系,让幼儿理解合理科学的搭配。2、 尝试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中餐,对食物的搭配感兴趣。活动准备:各种食物图片、一次性纸盘、健康笑脸贴纸活动过程:
2.能大胆地为歌曲创编动作及仿编歌词。 3.体验与同伴互动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鸟指偶两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并练声 师:美丽的春天来了,瞧,一只小小鸟飞来了(出示指偶)提问:小鸟是怎么叫的?小小鸟还会边叫边唱歌呢。仔细听!教师范唱将歌曲中的第三句旋律配上“叽叽喳喳”唱出来。师:好听吗?我们也来和小鸟一起唱一唱。练声3个音阶
二、活动准备: 1、长条卡纸、图形彩纸、浆糊、抹布。 2、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订书机,皮筋。 三、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我们都有好朋友,老师请宝宝们去找找你的好朋友和他抱抱,好吗? 2、学习粘贴图形。 *认识纸张和图形。 老师:瞧,这里也有两个好朋友,他们也想抱在一起,是谁?(出示卡纸)认识大大的卡纸。 (出示彩纸)这是什么纸?认识彩纸。它是什么形状的? 这里还有一些图形,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方形、三角形、心形)认识这几种图形和颜色。这些图形想和卡纸做朋友,它们怎样才能贴在一起呢?什么能帮助它们?(浆糊)
我们的身体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既熟悉又神秘。大班幼儿的身体和心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幼儿有一种“我长大了”的自豪感。对“身体的秘密”的探索是幼儿对“长大”最直观的感知和体验。幼儿对“身体”的经验已经从小班的“指认、初步了解”等笼统认知,逐步分化,对身体各部位的特征和作用出现了深入地体验和发现的需求。同时,5——6岁幼儿不仅精力充沛,生长发育迅速,而且对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也特别感兴趣开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探究精神。于是我们在进入《身体的秘密》这一主题活动中帮助幼儿科学认识自己身体的变化,引导幼儿在进一步认识自己身体的基础上,学会能够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同时孩子们通过探究自己身体的奥秘知道如何好好保护自己身体。
1、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活动准备: (1)电脑制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图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录音)(2)健康知识卡片、消化图、自制健康行为棋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在小学阶段,团结合作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是小学生生活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团结是一种力量,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团结协作不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道德品质。它体现了人们的智慧,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现在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合群,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互动性原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团结合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验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情感,增强合作意识。2、初步掌握如何进行团结合作,培养合作能力。【活动内容】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活动方式】联想活动、游戏、绘画、艺术欣赏、集体讨论。【活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准备】一次性筷子、长凳、课件、彩色笔等。
2、尝试用辩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见解,愿意倾听并接纳他人的意见。工具材料:课前幼儿调查了解中西餐的特点。活动设计:一、引出课题你吃过西餐吗?味道怎么样?你觉得中餐好还是西餐好?
活动准备:活动前找好消防队员训练和生活的录像和各种图片。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消防队员训练和生活的录像,并提出观看要求。 (1)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家里或公共场所起火了,该怎么办?引出活动主题。 (2)交代观看内容,提出观看要求。 告诉幼儿录像里有消防队员介绍他们消防车和他们的具体工作,还要和看他们的操练,要求幼儿把看到的、听到的都记在心里。2、观看录像 (1)听消防队员介绍。 介绍消防车的各部分及作用。 介绍消防队员所从事的工作,重点介绍他们不怕牺牲,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扑灭一次次的大火。 介绍消防队员的训练和生活情况。重点介绍他们如何遵守纪律听指挥,不怕困难,练出一身好本领的。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调查表《长处和短处》。 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小铜人和小蜡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至故事《小铜人和小蜡人》。 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边倾听故事。 教师:故事里有谁?小铜人有什么优点?小蜡人有什么优点? 教师:小铜人和小蜡人有缺点吗?有什么缺点呢? 2、启发幼儿探索并讲述自己的长处。 教师:小朋友,你有优点吗?你的优点是什么? 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例如:会讲故事、会跳舞、会弹琴)
2、通过讨论,懂得遇事要善于观察,会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地思考并发现事物的长处和短处。3、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爱动脑的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份。2、白纸人手一张,笔人手一套。>活动过程:一、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高房子和矮房子。1、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你喜欢高房子还是矮房子?为什么?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活动过程 1、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逐一出示书包、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并讨论它们的用处。 ——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活动准备:幼儿全家合影一张,实物展示仪。活动过程:1、幼儿人手一张全家福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的照片,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引导幼儿讲述父母的主要特征。——你喜欢你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2、与同伴自由交谈。——向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你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爸爸、妈妈什么方面?你为什么喜欢他们?——鼓励幼儿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专心倾听同伴的谈话。3、启发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谈。——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我喜欢的爸爸妈妈”。——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我喜欢的爸爸妈妈”。 ——鼓励幼儿按照教师提出的思路,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