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活动目标】1、发现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2、了解“自由落体”的科学现象。3、加强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活动难重点】1、重点:了解“自由落体”的科学现象2、难点: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不同。【活动准备】1、可操作材料:羽毛、石子、绳子、铁制品、纸、小玩具、沙包、小纸盒等物品。2、记录卡。【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 谈话:小朋友们都问我一个问题:飞机为什么会落下来?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来研究一下这是为什么?2、基础部分:1)、游戏:“看谁扔的高”。为幼儿提供材料“猜一猜,试一试看看什么东西能扔的高?”幼儿操作。 (引出幼儿对物体下落现象的经验回忆,直到不管什么东西都会落到地上。)2)讨论:什么物体先落下来?比较物体下落的速度。a、你刚才扔了什么?它落下来的速度怎样?b、再试一次,比较一下什么东西落地最快?c、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和幼儿一起统计物体下落的情况。3)、幼儿第二次探索,然后讨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什么有关呢?a、出示两个不同的物体(羽毛、石子),并把两个物体放在同一高度,让物体自由落下。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物体的形状会改变下落的速度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包装鸡蛋的方法。 能使自己包装的鸡蛋具有防震和固定的作用。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的材料:纸盒、塑料盒、泡沫塑料、米菠萝、棉花、报纸、硬纸板。 (2)熟鸡蛋、皮筋、透明胶带、曲别针、剪刀、毛线、粘钉、橡皮。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屋顶上的不同设施(目的:是在交流中发展语言,关注孩子语言的表达,丰富他们的经验。)1、出示文字“秘密”、“屋顶上”,引出话题。2、幼儿提问,解决几个问题 小结:屋顶上一些设施的不同用处(根据孩子的介绍)。 二、发现、感受一些有趣的屋顶(目的:感受屋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发展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1、出示一组照片猜猜我去了哪里,结合经验说出理由。2、了解空中百鸟园在何处,猜猜为何屋顶上有百鸟园?3、幼儿看录像,了解屋顶百鸟园的意义。4、再猜一张照片,判断这是什么地方?上面会有什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包装袋。 2、认识食品包装袋的各种标识,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3、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学习制作、使用环保手提袋。 【活动准备】 1、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见到的包装袋标识,与老师、小朋友交流分享,初步了解标志的意义和作用。 2、多媒体课件 3、教学挂图 4、每位幼儿带一袋小食品 5、大挂历纸、牛皮纸、透明胶、打孔机、塑料绳、彩笔等。
活动目标: 1.运用化学小魔术,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了解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会变成红色的现象,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活动准备: 1.稀碱溶液、酚酞溶液、清水。 2.毛笔、杯子、双面胶; 3.水彩纸数张,教师示范画一张(事先均用彩笔画好树林、房屋等,用毛笔蘸取稀碱溶液画狐狸、老虎、大灰狼隐藏在树林中,晾干),白纸数张(事先用稀碱溶液画上小动物,晾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做化学小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一张已用稀碱画了小动物的白纸,问:“纸上有什么?”“有小动物隐身在白纸里,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请出来?”(幼儿自由畅想)。 2.教师演示: 提问:“老师用什么方法把毛毛虫请了出来?” 3.引导幼儿对水和酚酞进行比较(用试一试、看一看、闻一闻的方法)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请毛毛虫用的不是水,而是一杯神奇的药水,它的名字叫酚酞。
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星期转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的小组数相同)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另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组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2.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积极参与讨论。 3.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多种图形 2.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若干、参考图、图形特征标记、空白记录表一张 3.幼儿用书(三)活动过程: 1、彩色图形来了…… (1)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有许多彩色图形要去游乐场玩游戏,瞧,它们来了……” (2)出示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 (3)出示颜色、形状、大小标记让幼儿认一认。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三支、铅笔一支、练习题每人三张。 三、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主题,认识大于号 “>” 和小于号 “<”。 1. 教师边出示 “>” 和 “<” 的卡片,边说:“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好伙伴给你们认识,你们认识他们吗?” 2. 教师出示大于号 “>” (1) 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 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 >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 教师出示小于号 “<” (1) 教师:它叫小于号,开口向右,跟着老师念: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2) 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2<4,读作二小于四,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少年担当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 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答具体途径也可,如:环境保 护、社区服务、参加义务植树等。5.①我认为上述观点是正确的。②志愿服务可以体现人生价值,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看他得到什么,而应该看他贡献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价值。③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承担社会责任, 可以发掘自身潜能,才能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共享美好幸福生活。 ④在志愿服务的行动中,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的关爱他人,可以培养亲社 会行为,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和谐氛围。⑤服务社会的根本在于学习和践行。我们应 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⑥综上所述,志愿 服务正能量,勇担责任助成长。崇德向善新风尚,学习践行不能忘。
8.“在前进的道路上, 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这告诉我们( )A.真诚的关爱都是为了补偿 B.关爱自己也就是关爱了他人C.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D.关爱他人不能获得任何帮助9.2021 年 5 月 10 日人民日报报道:陕西西安一饺子馆老板李恺一年多来坚持为困难人群提供 爱心餐,求助者只需报暗号“A 套餐”即可免费领取。李恺的行为( )A.自觉履行了法定义务 B.关爱了他人并且能讲究策略 C.是为了赢得他人赞许 D.体现服务社会需要爱岗敬业 10.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小李长期积极参加首都博物馆、首都图书馆义务讲解, 以及社区绿 色低碳宣传活动, 组织同学为边远地区贫困小学捐赠衣物和书籍,帮助非洲儿童接种疫苗。 这启示我们要( )A.遵守制度,维护规则 B. 积极实践,服务社会C.走出国门,展示风采 D.努力学习,体味生活11.近年来, 感动中国人物已成为人民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地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 量,我们要(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②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③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
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是某校807班学生小丽的生活片段,下列行为中属于积极承担责任的是()A. 上学迟到,怪妈妈没及时叫醒自己B. 考试没考好,怨试题太难C. 保持本班卫生整洁,在别的班级卫生区随手乱扔垃圾D. 打扫卫生时不小心将教室玻璃打碎,如实告诉老师2、 某校807班学生小丽在上学路上遇到了很多人,这些人扮演的角色与其应承担的责任不对应的是( )A. 执勤的交警:维护秩序B.上学的学生:孝敬父母C.早到的老师:教书育人 D.跑步的阿姨:遵守规则3、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社会上,我们是国 家的公民,这说明()A. 人是善变的B. 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C. 人善于适应新环境D. 每个人都想不断改变自己4、某校807班的学生对于中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着不同的看法,下列同学的看法中正 确的是( )A. 甲同学: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只会影响学习B. 乙同学: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不具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能力
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第六课依据的《课程标准》 (2011 年版)“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 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是: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责任担当的意 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 任的公民。第七课依据的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 应的内容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是:“积极 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 、“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本单元通过讲述责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学生生活情境和社会热点,强调承 担责任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 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思考服务和奉献的意义,了解服务和奉献社会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答案解析:(1) 共同说明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的道理。(2) 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热爱劳动,培 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做好准备;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 服务和奉献社会还需要我们关心国家的发展,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积极为祖国的 发展建言献策,努力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等。3、作业 3、作业分析:本题考查作业目标中“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积极参与社 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创设情境取材于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创建中我县高 度重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学生自己、他们的父母及所在的社区都参与了创建, 学生对这一活动有一定的认知,也有参与的热情。但是,让学生自己组织一次志 愿活动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做一位负责任的公民】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了上述问题的讨论, 并就如何做一位负责任的公民, 赢得社会对自 己的赞成票达成了一致建议。(4)请你写出该建议的内容。 答案:(1)陪伴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2) 为灾区捐款; 义务植树; 回收废旧电池; 开展法律宣传; 帮助孤寡老人; 清除街头 小广告等。(3) 参加志愿者活动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有利于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提升思 想道德素质, 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有利于赢得社会对自己的赞成票; 有利于良好社会 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4) 认清责任, 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养 成负责任的习惯; 学会在不同责任面前进行选择, 科学地安排时间, 学会统筹兼顾, 履 行好自己的职责; 自觉守法, 维护社会秩序; 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 服务和建设自己所 在的社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2. “对不起,我和同学不小心把您的车划了一道,这是我的电话号码,看 到后请与我联系。”2020 年 7 月 22 日,湖北卫辉市两名中学生不小心刮蹭了他 人汽车,主动给车主纸条留言。这一举动启示我们( )A.生活中一定不能犯错 B.要学会抵制不良诱惑C.行为不同,后果相同 D.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3.爱因斯坦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 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这启示我们 ( )①要学会感恩,主动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②回报社会应当以别人对我们负责为前提③努力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是负责任的表现④关心他人、服务社会要坚持等量交换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疫情来袭,我们需要守望相助。面对“大考” ,我们需要共同守“沪”。安徽省援沪医疗队 1030 名核酸采样队员在上海连续奋战 36 天后,圆满完成援沪 抗疫任务启程返皖。这些“逆行者”的可敬之处在于 ( )①爱岗敬业,平凡中创造伟大②争先恐后,追求个人荣誉③勇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 课标要求责任意识是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责任意 识主要表现为 ∶1.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 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2.担当精神。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3.有序参与。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实践。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 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学生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主 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能够主动 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勇于担当;能够遵守 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敬畏 自然,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
解析:C 此题考查服务社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所学,准确作答。 根据所学,分析题干关键词“志愿服务、献爱心”等可知,李晓和好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也是做负责任公民的重要表现,①②④正确;从事志愿活动一方面承担更多的责 任,但往往也得到回报,如获得他人的肯定,③错误。故选 C。(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责任担当)10.古人云: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 险也要干好,不论回报,实践担当的精神,提升担当的能力,做到敢担当,能担 当,会担当,善担当。这启示我们 ( )①要义无反顾地担当应负的责任②履行社会责任要先看代价与回报③要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④要将每一项社会责任都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B 此题考查自觉承担责任的要求,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 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题干信息启示我们要积极承担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1. 假如你选择当一名教师,那便意味着你要教书育人;假如你选择做一名军人,那便意味着你要保家卫国;假如……这说明( )A.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承担或不承担责任B. 不同的角色要求承担不同的责任C. 责任对于每个人都是负担D. 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同的责任2. 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卡尔?施密特在观察一条毒蛇时,突然遭其袭击,他顿时感到头晕,想要打电话,却发现电话坏了。他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他坐 在桌前,记录自己死前的感受。卡尔在生命最后一刻默默守着工作岗位的举动, 表明( )A. 一个人无论什么时期都应对自己的一生负责B. 每个人在一生中所担负的责任往往是多重的C. 有知识和能力才能为社会贡献他的聪明才智D. 勇敢地承担责任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B二、非选择题4. 如:忠诚人民,勇敢无畏; 防疫攻坚, 白衣战士奋勇争先; 勇敢是你们的担当,奉献是你们的品质。5. (1)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 自身的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 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 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2) 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列举的活动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3)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才;②积 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服务社 会、奉献社会的意识;④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民族自信, 做自信中国人。从其他角度作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