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盼》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当代女作家铁凝。课文主要讲地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各种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地雨滴让“我”欣喜不已。课文用生动、准确地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地“我”对雨天地渴盼、穿着雨衣在在街上行走地快乐。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地童年生活画面,文中“我”心底地渴盼更能触动孩子们地心灵。同时,文中运用地多种描写方法也能让学生在习作上受到启发。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会写“雨衣、袖筒、斗篷”等 词语。 2.能把握课文内容,知道文章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地。
【教材分析】《盼》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教学目标】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3.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教学重难点】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教学过程】核心问题:作者如何围绕一个“盼”字展开描写,表现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炎炎夏日已经落下了帷幕,丰硕的秋季已经来到大地,新的学期又与我们如期相逢,新的征程又即将开始。我是八(7)班的王新语,很荣幸,能在今天开学典礼这个特殊的日子,代表全体宁阳学子发言。随着炎热的离去,宁阳学校这个大家庭又迎来了新成员。开学意味着他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欢迎你们来到宁阳学校。你们是新的宁阳学子,是宁阳充满希望的未来。作为大姐姐,在此我对你们提出一些建议。宁阳学校对你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大家庭。班级里有很多不熟悉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与大家和谐融洽地相处。遇到困难时学会解决,不再经常哭鼻子,因为你们已经长大了。上小学,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下课不推搡,不打闹;见到老师要问好;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打上课铃时,把下一节课的课本、文具放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等老师。相信你们的优异表现一定会赢得他人的赞许。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新起点,新征程》!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初生的太阳冉冉升起。新的学期开始了,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同学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八年级的同学将初次面对中考,九年级的同学也将面对求学路上的次考验——中考。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梦想将在这里展翅飞翔!有句名言说,态度决定一切。对于学习来说,态度当然是最重要的。每个人不一定都能建大事业,有大成就,但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基本的个人素质,这些是推进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础,都与我们的学习密切相关,所以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好知识的要素,是实现理想的源泉,再加上勤奋刻苦,我们一定能打败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为新学期开一个好头!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祝愿同学们每天都能快快乐乐。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初中秋季开学国旗下讲话稿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初中秋季开学国旗下讲话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满怀新学期的喜悦,带着对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的向往,我们又走到了一起。我首先代表学校,向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表示热烈祝贺与诚挚的欢迎!同学们,新学年走进校园,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校园里又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学校东西两边的围墙上布置了“临浦一小名人墙”和“三色工程系列图片”。我们希望每一位一小的学子了解一小的历史,知道自己的责任。临浦一小建于19xx年, 百年的砥砺成长,百年的春华秋实,学校积淀了丰厚的人文文化。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音乐教育家桑松青等先贤曾在一小任教。北大着名教授、历史学家柴德赓,中国共青团创始人俞秀松,着名学者喻守真都是我们的校友,他们的人生理想曾在这里启航。近年来,一小正在着力打造“守真”教育品牌,取名“守真”,一为纪念校友、着名的注释家喻守真,追慕其做学问之真;二则蕴含着我们的办学追求,即“志在求真,恪守不违”。我们追求平实、真实的学校教育管理,要求老师“传真知,动真情,做真师”,要求学生“诚实、朴实、踏实”,我们的底气是来自一小百年辉煌的办学成绩和优良的教风——民国时期一小获省教育厅褒奖“学风纯美冠南乡”;解放后的萧山教育四柱之一;近年来我校在区年度考核中连年获片第一。当然,打造守真教育品牌这需要一种自信,一种底气,但更需要一种信念。面对现实社会的肤浅、浮躁、功利,我们深感教学需要坚持和坚守平实与真实,教育需要坚持和坚守良心和真知,所以守真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品味和很高的追求。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新起点,新征程》!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初生的太阳冉冉升起。新的学期开始了,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同学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八年级的同学将初次面对中考,九年级的同学也将面对求学路上的次考验——中考。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梦想将在这里展翅飞翔!有句名言说,态度决定一切。对于学习来说,态度当然是最重要的。每个人不一定都能建大事业,有大成就,但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基本的个人素质,这些是推进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础,都与我们的学习密切相关,所以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好知识的要素,是实现理想的源泉,再加上勤奋刻苦,我们一定能打败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为新学期开一个好头!
故宫——旧时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善的宫殿建筑群。 天坛——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天祈求丰收的地方。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回音壁等。 颐和园——明清皇家园林。主体是万寿山和昆明湖。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大代表开会的地方,能容纳1万多人,1957年建成的。
教 学 过 程教师 行为学生 行为教学 意图 *揭示课题 1.3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在实际问题中,经常需要计算高度、长度、距离和角的大小,这类问题中有许多与三角形有关,可以归结为解三角形问题. 介绍 播放 课件 质疑 了解 观看 课件 思考 学生自然的走向知识点*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6 一艘船以每小时36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如图1-9).在A处观察到灯塔C在船的北偏东方向,小时后船行驶到B处,此时灯塔C在船的北偏东方向,求B处和灯塔C的距离(精确到0.1海里). 图1-9 A 解因为∠NBC=,A=,所以.由题意知 (海里). 由正弦定理得 (海里). 答:B处离灯塔约为海里. 例7 修筑道路需挖掘隧道,在山的两侧是隧道口A和(图1-10),在平地上选择适合测量的点C,如果,m,m,试计算隧道AB的长度(精确到m). 图1-10 解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知 =. 所以 m. 答:隧道AB的长度约为409m. 例8 三个力作用于一点O(如图1-11)并且处于平衡状态,已知的大小分别为100N,120N,的夹角是60°,求F的大小(精确到1N)和方向. 图1-11 解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知,向量表示F1,F2的合力F合,由力的平衡原理知,F应在的反向延长线上,且大小与F合相等. 在△OAC中,∠OAC=180°60°=120°,OA=100, AC=OB=120,由余弦定理得 OC= = ≈191(N). 在△AOC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AOC=≈0.5441, 所以∠AOC≈33°,F与F1间的夹角是180°–33°=147°. 答:F约为191N,F与F合的方向相反,且与F1的夹角约为147°. 引领 讲解 说明 引领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观察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写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设计意图:(由用小棒表示数过渡到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来表示,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会利用计数器正确读数、写数。)(4)教师出示4捆和2根小棒(即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42与24的对比,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2.教学例5(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最后集体订正。(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颗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0”,并强调“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
师:非常正确。现在我们知道了表示方法,但是我们该怎么读呢?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知道了怎么用数学符号去表示,或者说是会书写了。但是我们要说给别人听该怎么说呢?也就是该怎么读它呢?(正号!)正确。这两个符号在我们数学的术语里面又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就是“+”在这里读着“正号”,“-”在这里读着“负号”。这个读法是数学里面规定的,是我们日常用语中的习惯读法。这里的+5,+6而不是我们所说的加上5,加上6,加是一个运算过程,而正号只是一个符号,它可以和数字组合在一起作为是整体的,是一个整体的数字,是不含运算的。同理,这里的-5,-6它也不是减去5,、减去6,而是一个-5、-6的数字。为了和我们的加号和减号相区分,所以我们就给了它另外一种读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引出小数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开始我便与学生谈话:汤老师周末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可是他看不懂商品的价格,你们愿意帮他吗,(愿意)。大家一起帮他读出这些文具的价格是多少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满爱心和自信心走进课堂。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价格,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2、教学读法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广度。聪明的学生可能一下子就能读出小数,有的学生家长教过或听到过小数怎样读,所以我让学生大胆试一试,然后经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小数的读法。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猜想,然后自己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设计,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合作,把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把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探索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操作和讨论,找出有代表性的几种“证明”方法。3.交流讨论师:差不多了吧?能解释为什么把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会出现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2个苹果这一现象了吗?【学情预设:】第一种:枚举法请学生观察不同的放法,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一种摆放情况,都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2个苹果。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2个苹果。第二种:假设法。还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把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2个苹果这一现象吗?
3、画集合图在人数确认后,就让学生来分别指一指喜欢语文的和喜欢数学的以及两样都喜欢的。引导学生用黄颜色的笔圈出喜欢语文的同学。用红颜色的笔表示出喜欢数学的同学。让学生自己来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操作与实践去发现、经历和体会集合图形成的过程,从而形成表象。让学生画圈,使画出集合图水到渠成,也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集合图的直观形象、简洁明了的作用。4、经过刚才的演示、讨论、交流,想想看,图该怎样改动?师生共同完成展示图的修改。5、学生修改自己的设计,同桌互查。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数学”,画、说、站、调整……这样学生才能实现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6、各部分的意义讨论各部分的意义。重点是让学生说清楚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2.教学例3。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3.教学“试一试”。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五、总结与谈感受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出示课题),同学们学会了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明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还玩了猜数游戏,你们觉得这样的学习有趣吗?有什么感受呢?[总评]本课教学设计体现如下几个特点:1、 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三缸小金鱼)引入,为学生提供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具体情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中。2、注重体现学习方式。这节课学习过程,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不但学生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且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3、注重创设轻松课堂。猜数游戏的设计,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这样氛围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课堂境界,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产生不可量化的效果。
一、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活动。教学要成功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这节课一共设计了三个紧密联系的活动。1.活动一,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这个活动由小淘气带领大家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通过购物这个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学会计算的思考过程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2.活动二,到游乐场去。恰逢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根据学生的喜好,创设了到游乐场去玩的情景,用20元钱去游乐场活动,你想做那些游戏呢?这个题目是在20元这个范围内,让学生进行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通过这个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3.活动三,合伙开百货店。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5、看。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右边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6、练。达到巩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拨开云雾见天日。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演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2、探究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方法师问:“同学们看着钟面,能很快找到了两种计时法对应的时间,那没有了钟面,你能发现他们之间互换方法吗?”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普通计时法前面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上午、下午、晚上,而24时计时法却没有这些;经过思考总结出由普通计时法向24时计时法转化时要去掉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加上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加,反之由24时计时法向普通计时法转化时,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减去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减。
三、说教学设想课本中以立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中秋节来临之际,月饼店进货为主线,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索交流,获取新知;巩固强化,内化新知;归纳总结。(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现在正逢中秋来临之际,因此,以月饼店进货为背景素材,通过课前的谈话,让学生尽快的溶入课堂,并且根据学生喜欢吃月饼的天性,在屏幕上出示大月饼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随即立刻引入正题,出示表格,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面对一些以前学过的数学问题,及时的解决,而面对今天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直接让学生列出算式,并通过估算,然后引出课题。(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245×12
(设计意图:这样一来,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是很开放的,例如,有的学生只是把纵向条形统计图进行90度旋转,得到的横向统计图横轴与纵轴的方向始终与规范的统计图不一致(其实,这些“统计图”也同样反映这些数据的状况,只是不够规范而已)。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得出结论。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2、比较并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产生的条件A、(出示完整的横向条形统计图与纵向条形统计图)他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把自己的发现跟同桌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轴:数据;纵轴:项目)B、(生回答后)小结揭题:只是竖着的变成横着了,但是内容没变,只是形状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横向条形统计图”(板书)。它一般在统计报表中出现,有时竖着画不下的时候我们可以横着画出这样的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