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城市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有些同学基本同意自行车多是加剧南京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工业和交通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而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环保又经济。只有当它在某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的地段,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加剧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问:那我们针对交通工具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什么解决方法吗?归纳小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加强道路绿化?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提高车速? 制定相关法规严禁各种车辆违规鸣喇叭? 在噪音严重的地区设置先进的隔音设施总结: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自行车过多并不是造成北京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但自行车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确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从这方面来讲,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是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间接原因。那么在北京到底是应该鼓励自行车的发展还是限制自行车的发展呢?
⑤强调对外关系的灵活性。戈尔巴乔夫指出在对外政策中要采取多种办法选择不同的策略路线达到既定目标。在外交谈判中不要为自己制造死胡同,也不要给对方制造死胡同,要善于迎合伙伴,寻求接触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共采取的对外战略是以军控为中心的缓和战略,具体政策是继续与美国就裁军、消减核武器、限制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谈判,缓解苏美关系;对西欧争取建立“全欧大厦”;对东欧实行纠偏、不干涉政策;对中国改善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调整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解决阿富汗、柬埔寨等问题。 3、影响:①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②经济体制改革受挫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过程与方法: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教学重点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三、教学难点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能基本听懂并按规则游戏。 3.愿意在集体面前表演。 活动准备: 1.教师身穿一个大口袋的上衣(内装各种水果模型:苹果,橘子,葡萄,梨子,香蕉,桃子菠萝,西瓜和各类汽车模型:小汽车,卡车。公共汽车,出租车) 2.鼓一个,击棒一根。 3.小兔毛绒玩具一个 4.兔子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以舞蹈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 C:Good morning teacher .T:Do you want to dance ?C:Yes . T:Ok, let’s dance, please listen .(兔子舞音乐起,师生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2.T:(教师做很累的动作)Oh, I’m tired. Are you tied ? C:Yes. T:Ok. Please find a chair and sit down .
环境问题 是伴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产生。本质是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6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 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 ,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人与物、国家与地区之间;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总结新课】可持续发 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
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阅读图2.3)请同学讲解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别(学生答)(教师总结)(教师讲解)另外还有行政区、文化区等。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者布局分散,形成不了相应的功能 区。(教师提问)我们把城市功能区分了好几种,比如说住宅区,是不是土地都是被居住地占据呢?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功能了呢?(学生回答)不是(教师总结)不是的。我们说的住宅区只是在占地面积上,它是占绝大多数,但还是有土地是被其它功能占据的,比如说住宅区里的商店、绿化等也要占据一定的土地, 只是占的比例比较小而已。下面请看书上的活动题。
(四)实例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1、一个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的恒力F,历时1秒,随即把此力改变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接着又把此力改为向东,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如此反复只改变力的方向,共历时1分钟,在此1分钟内A.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B.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C.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继续向东运动D.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用30N的水平外力F,拉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20kg的物体,力F作用3秒后消失,则第5秒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v=7.5m/s,a=l.5m/s2B.v=4.5m/s,a=l.5m/s2C.v=4.5m/s,a=0D.v=7.5m/s,a=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图表,分析影响 工业区位,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表及补充材料课堂类型
一、考点导航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6.了解外汇与汇率 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Purpose of my design:To ask the students to do these two tasks will make the Ss predict the story of this passage. As a result, it will deepen Ss’ memory of this story because they will ha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is story.Step 3. While-readingTask 1. (Individual work _____min)Skimming: ask students to skim the text and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 in this passage. Please read it quickly and then 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letters.Task 2. (Individual work _____min)Scanning: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decide th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and give reasons.Task 3. (Pair work _____min)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banks. Then read the paragraph with expression to your partner.Task4 (individual work min)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in one sentence.Purpose of my design: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given material better by using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And proper competition can arouse the S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used here todevelop the Ss’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also their ability of co-operation will be well trainedStep 4. Post-readingTask 1. (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 class work; _____min)Discussion (group of 4):1. If you were Hippomenes, would you run against Atlanta?2. Do you think Hippomenes deserved to win the race? Why or why not?Step 5. HomeworkPlease read the story again carefully after class and imagine: What will happen during the race between Hippomenes and Atlanta? Who do you think will win the race? Do you think Atlanta would marry Hippomenes? Write an end for the story with thses questions.Purpose of my design: Homework is so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for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they learned after class. It will check whether the Ss achieve the teaching aims.Part 5 Blackboard design
Ⅲ.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cultural relics. Students are quite interested in topics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This is the second period of the whole unit. As a reading clas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 (how it was made, sent as a gift, lost and rebuilt).According to the new national curriculum, when teaching reading, much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training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Ⅳ. Teaching objectives1. Language objectives:1)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occurred in the passage (e.g. amazing, decorate, belong, in return, less than etc.)2)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earn the attributive clause and acquire the sentence pattern.2. 1)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describe a certain thing by using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s.2)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wo kinds of reading skills—skimming and scanning, and learn to use them in their daily reading.3. 1)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the history of the amber room.2)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appreciate cultural relics an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m.Ⅴ.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1) the new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 in the course of reading.2)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Help the students master two kinds of reading skills—skimmingand scanning and learn to apply them in daily use.Ⅵ. Teaching methods:Task-based method & Top-down model Ⅶ. Teaching aids: PPT, pictures, blackboard Ⅷ. Teaching procedure:
【总结讲解】地球为生命物质的存在提供了三个最优越的条件,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备的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km),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海洋的形成: 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及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形成了原始大洋,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备注:此部分可以模拟演示或讲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假设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大气、温度与地球水的关系)【板书】1、日地距离适中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3、液态水的存在【启发提问】 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
一. 教材分析1.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计算机(Computers)”,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应用等。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我将Warming up, Pre-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这四部分整合为一节精读课。其中。Reading部分是题为WHO AM I?的文章,以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介绍了计算机发长演变的历史和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主旨是表达计算机的发展变化之快以及在生活中用途之广。而Warming up部分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Pre-reading中的问题和排序分别是为了预测语篇的内容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历史了解的情况;Comprehending则通过各项练习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可见这几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 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重点词汇及短语:abacus, calculate, calculator, PC, laptop, PDA, robot, analytical, technological, universal, mathemat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t, network, explore, in common, as a result.重点句子:a. My real father was Alan Turing, who in 1963 wrote a book to describe how computers could be made to work, and build a “universal machine” to solve any mathematical problem.
从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与自转周期等各方面,地球没有一项是最大值或最小值,这说明地球仅仅是太阳系中一颗最普通不过的一颗行星。2、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问题 :为什么?因为地球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唯一存在生物,特点是存在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问题:为什么地球上会存在生命?原因:(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说: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例:A、九大行星公转的同向性、同面 性、及公 转轨道的近圆性。B 太阳光照条件的稳定性。从地球产生到地球上有生物,几十亿年期间,太阳 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较稳定,生命演化没有中断。(2)地球自身的物质条件:例:A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平均温度15度,适合生物的生存。(扩展:地球自转速度适中,大气层的保温效应)B 地球质量与体积适中,使地球有了适合的大气条件。C 原始海洋的形成 :使 生命的出现成为可能。
知识和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 生对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解。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和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2、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 均的特点。3、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4、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了解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过程与方法 1、自组学习。2、案例分析法3、合作探究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辩证的看待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2、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教学重点1、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2、合理利用水资源。教学难点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概念:广义——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即通常所指)
使学生了解天然其资源的特点,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 和 利用开发现状,理解西 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 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3、通过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1、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天 然气跨区与调配工程和西电东 送工程 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教学重点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 分布和开发现状。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之间协调发展。3、理解西电动送工程的原因及意义。
最后,公司要城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4“金华火腿”的事例;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3:“小天鹅”重视产品质量的例子,国家对洗衣机的质量标准是4000次运行无故障,而国际标准是5000次,为此,厂里组织近百名科技人员,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全厂性技术攻关,终于实现了无故障运行5000次。“小天鹅”以它的信誉和质量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1000多人的厂子,年销售收入10.03亿元,实现利润1.72亿元,公司跻身于全国500家大型企业的行列,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居全国18位。设问:两个企业不同命运的原因何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教师点评: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备课资料】百团大战八路军从8月20日起,在华北敌后出动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2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以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的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八路军提出“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的口号,“让敌人用脚同我们赛跑”,“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飞机大炮”。八路军展开攻坚战,端掉敌一系列据点。据有关资料记载,从8月20日到12月5日,在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四大战”中,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800余人,俘日伪军186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食品等;破坏铁路47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车站、隧道等260余处,使正太铁路停运月余;攻克日伪据点2993个,巩固和扩大了抗日军民占领区。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主要知识框架如下:(1)、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减少需求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则减少。(2)、价格变化也会影响生产经营,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课余作业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价格变动为什么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内容,教学中注意多引用生活、市场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具体、感性材料中,感悟其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