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幼儿会根据各种实物图片的内容列出算式。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实物图片若干张;分组活动的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顺数,按要求数数。(从4—13、17—29、56—65) 2、碰球游戏,复习9的分解组成。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活动准备:老鼠(背后有式题)、小猫头饰、拱形门、海洋球(球上贴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数字为1-10)、算式题(幼儿、老师都有)、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铃鼓一只、雪花片活动过程:1.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猫宝宝师: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来,坐上火车,出发啦!(火车音乐)进场后转一圈2.无意发现鼠迹师:呀,这里真漂亮,你们找个朋友玩一会儿吧! 宝宝,你们快来看哪,这里怎么乱七八糟,是谁干的呀?瞧,这里还有老鼠脚印呢!幼:老鼠
2.训练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活动准备: 几何图形片10张、红黄蓝三色的几何图形板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上有红黑绿三种颜色写的1"10的数字各一个)、数字牌每人一块。活动过程: 师生进入数学宫 游戏一:做的对有快(复习10以内数的形成、数数)1. 目测几何图形的个数做动作
活动准备:橡皮泥五块,玻璃纸五张(红、两色),木棒五根(四根粗,一根细),5以内加减卡片一套。活动过程:1、做棒糖: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橡皮泥捏成球体状或正方体状,插上木棒后在包上玻璃纸(包出自己喜欢的式样)。2、数一数:自己做了几根棒糖?用了几块橡皮泥?几张玻璃纸?几根木棒?
2.能听口述应用题,在算盘上复习4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完整说出算式。 3.在游戏和操作中练习看数拨珠,看珠报数。活动准备:1.苹果图及标记图,数卡1、2、3、4、5若干。 2.每人一张分合卡、一支记号笔、5个动物玩具。 3.四位数的电话号码若干。活动过程:1. 出示数卡5,今天数字5也到幼儿园来了,它说要到算盘上找到它的珠宝宝,你知道是哪颗珠宝宝吗?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哦,原来上珠宝宝就是5呀,那一颗下珠是几呀?三颗下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下珠宝宝1、2、3、4都比5小,现在数字5要来考考小朋友了,请你把5分成两份,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指导幼儿将分成结果记录在分合卡上。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二.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三.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知识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能力目标1.读图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2.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环境问题 是伴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产生。本质是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6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 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 ,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人与物、国家与地区之间;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总结新课】可持续发 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4.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过程 与方法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2.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教学重点】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图表,分析影响 工业区位,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图表及补充材料课堂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2、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这几段内容传达出的是“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更要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主旨内涵,因此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的方式,再次体会冯至对这个消逝了的山村的细致的美好的描绘,感悟冯至传达出的对生命,对自然的理解和思考。5.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解读依然是交给学生,先齐读课文,再让学生自主分享自己的体会或疑惑。但在这一环节我也设计了两个我认为必须解答的两个问题,一是怎么理解“在风雨如晦的时刻”;二是“意味不尽的关联”是指什么。我认为这两个问题一个涉及到写作背景,一个涉及到对全文主旨的一个整体把握,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深刻内涵和主旨,让学生有意识的在阅读散文过程中通过背景知识进行理解。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又能够让学生有意义学习,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没有提到这两处,那我就需要做出补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且有名作《桂枝香》等。介绍之后设置这样的导入语: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一起欣赏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其次,我会引导学生谈谈他感受。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本词雄壮、豪放、有气势,有对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喟。
(一)导入新课“时势造英雄”,恶劣的环境造就名诗名篇。正因如此,怀才不遇于古人是恒久的情感素材。同学们,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哪些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诗词?(二)解释题意拟:仿照,模拟《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 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虑,寄寓悲愤,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第四首。(三)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门阀制度之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遗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导入 1987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3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二次函数图像的对应 技能目标:1、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3、能结合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情感目标: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教学 重点 和 难点重点: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 2、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难点: 1、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联系起来 2、在函数图像上正确的找到解集对应的部分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3课后记本节课内容是比较重要的,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结合,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这有很好的运用。三种情况只要讲清楚一种,另外两种可由学生自行推出结论。
【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教学重点】1、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 1、从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入手;2、类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² 复习回顾1、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填写下面表格: △>0 △=0△<0y=ax²+bx+c (a>0)的图像ax²+bx+c=0 (a>0)的根有 2 个根有 1 个根有 0 个根2、观察二次函数y=x²-5x+6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当y=0时,x取什么值?(2)二次函数y=x²-5x+6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什么?(3)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总结:由此看到,通过对函数y=x²-5x+6的图像的研究,可以求出不等式x²-5x+6>0与x²-5x+6<0的解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活动准备: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活动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1、 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2、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3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