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问:“小朋友们好。” 幼儿回答:“老师好。” 教师高兴地说:“你们真有礼貌。现在我向小朋友提个问题,你们平时是如何讲礼貌的?”(幼儿发言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画出简示图。 幼儿说:“每天早晨第一次见到老师要鞠躬问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来园问好的简示图。 幼儿说:“小朋友应友好地在一起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手拉手的简示图。 二、当幼儿对规则表达不清楚时,教师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归纳总结。幼儿说:“小朋友摔倒,我把他扶起来。”教师画出这个情节的简示图,然后归纳为: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应主动帮助。 幼儿说:“不能爬栏杆。”教师归纳为:应主动纠正别人的错误行为。
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款统计表,背景音乐:《爱的奉献》,捐款箱一只幼儿每人准备一份零钱。流程:引出助人话题→说说自身体验→交流调查情况→讨论帮助方法→模拟捐款活动一、从老师休息说起,引出助人话题 1、提问:还记得老师为何休息了两个星期?2、引导幼儿小结:老师是献血助人,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是一件好事。二、说说自身得到帮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体验。1、说说谁帮助过你?2、别人帮助你时心里怎么想?
教育目标1.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力的作用之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动起来,以及使运动的物体静止的方法。 2. 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仔细观察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4. 培养幼儿的耐力和毅力。活动准备:多米诺骨牌、推牌录像、有关力作用的玩具若干
活动准备:带幼儿参观植物园或附近的公园,收集落叶。录音机、音乐磁带,线、纸条、双面胶等。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激发幼儿想象,创编叶子飞舞的动作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摆放一篮叶子供幼儿自由选择)
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蹦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交通标志、画有标志或无标志的拼板若干、立体骰子若干、带有交通标志的礼物若干、磁带、录音机、有交通标志的牌子 活动过程: 一、 随音乐跳兔子舞进入活动场地。 二、 你才我翻 “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交通标志啊?你们所说的可能会在后面的黑板上哦!”
2、学习不同的装饰方法,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学过用双面胶粘贴的技能。2、树叶项链、树叶手镯等。3、操作材料:各种形状的树叶、夹子、小镜子、铃铛等。4、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树叶装饰物。欣赏教师制作的树叶项链,说说这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讨论怎样打扮教师,几个幼儿试着用一些现成的树叶项链、树叶手镯打扮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用树叶打扮自己?(脸部装饰、头发装饰、腰部装饰、手脚装饰)
经济教育内容十分宽泛,遵照二期课改所强调的“教育要与幼儿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体悟,大班《学习》教材“逛超市”主题中,有一则“自主购物”的活动内容,其背景资料里又给我们提供了关于“钱币”的资料,这二则内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一共设计了二个教育活动,其一为“解读人民币”——主要从解读人民币上的中国元素入手(略),其次就是本次教育活动内容“制订合理用钱计划”,论点以要定位在“合理”上,是因为我们反复讨论后,认为由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节约”的概念对孩子来说很难诠释明白,而所谓“合理”即诠释或“必须要花的钱,一定要花,可以花和不花的钱,则根据家里的条件许可与否而定,但不必要花的钱,就可以不花”。这样孩子不仅容易懂,而且一旦理解后,可以逐步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活动形式是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小组合作模拟制订一份花钱的计划,通过在合作的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体现合作的快乐,但我们更看重的是蕴藏在活动背后的教育内涵和价值。
活动过程: 一、认识煤气灶、煤气包,了解煤气的用处 1、 出示煤气灶和煤气包,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家使用煤气吗?你们家的煤气是从哪里来的?煤气有什么用? 2、 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我们家用的煤气有两种,一种是管道煤气,一种是煤气包。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能烧水、烧饭、烧菜┄┄ 二、观看录象,了解煤气的危险性。 1. 教师:煤气的用处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煤气,煤气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
一 活动目的:1. 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小学生,使同学们真正做到“讲文明、讲卫生、守纪律、懂礼貌”,并时时展现当代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2. “从小事做起,以德律己”,培养学生优秀形象与品质,向不文明的行为告别,向不健康的思想告别,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二.活动准备:1. 收集健康有益的故事、图片,说说哪些礼貌用语。2. 排练《好孩子》、儿歌、歌曲等。3. 自制写有礼貌用语的绿树叶。三.活动时间:3月13日下午第二节。四.活动场地:本班教室五.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孩子是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描绘,需要我们去创造。我们要做合格的创造性人才。就需要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请听故事《小猪上学》,听后回答:小猪为什么不明白大家都不和他做朋友呢?2.是呀,傻傻的小猪不讲文明、不懂礼貌,我们不能这样。那么,有哪些文明用语、该怎样使用呢,大家拿出纸条,小组交流。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运用礼貌语,逐渐成为知礼仪、善交际的新时代小公民。教学过程:一、 欢迎听课老师,主动问好 师:同学们,现在教室里来了好几位老师,我们作为一(8)班的小主人首先该怎么做呢?(学生鼓掌,热烈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并说:“老师们好!”)师:听到同学们这么热烈的掌声,他们也来了。出示:您好 请 谢谢 对不起 再见二、学习十字礼貌语师:他们是十字礼貌用语,你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学生读。)师:生活中,礼貌用语能帮助我们成为最文明、最有礼貌的人。板书:礼貌语 会使用
(2)依托各方力量,办好家长学校 学校要重视家长学校这块教育主阵地的建设。首先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家长委员会,做到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取得的成绩、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合理化建议等。依托家长委员会,组织专题研讨,为家校沟通、亲子沟通提供平台。同时从家庭教育的视角,与家长们一起思考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为加强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学校要求教师访问学生家庭,作好了解、协调工作,防微杜渐。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家长学校这种组织机构治标治本,对学生家长有针对、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家庭教育的辅导,通过家长会、辅导讲座、交流会、家长信、校刊小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新型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授家长科学、合理的育人常识和技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目标:1.使用敲、甩、推、挤等多种方法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并尝试再利用,初步理解节约的意义。2.学习简单实用的节约小妙招,初步树立节约意识,逐渐养成节约的习惯。 准备:1.经验准备: 幼儿向家长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家中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我镇几乎家家户户使用)。2.操作准备: (1)屋顶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照片。 (2)师幼收集已被更换掉的旧牙膏和擦洗污渍用的小纱布。 (3)拍摄三段录像:A.洗手时把水龙头打开——手湿后关上水龙头、打肥皂——冲洗时再打开水龙头;B.把淘米水留下,用来洗碗或浇花;C.自备购物袋上超市。 (4)录制一段关于阿姨为什么用淘米水洗碗和浇花的采访录音。
1、为幼儿准备各种颜色的彩色纸2、记号笔若干活动过程:1、教师提出活动主题: 教师:父亲节快到了,作为小记者,你有什么打算呢?2、幼儿分组商讨采访主题 效果分析:对于父亲节的话题,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活动准备: 1、儿童经验基础:幼儿对节奏感兴趣。 2、材料准备:塑料袋、易拉罐、娃哈哈瓶(内放豆子或沙子)、饮料瓶,筷子、杯子,碟,铁盒子若干、脸盆、碗、、算盘、小板凳,木头积木等生活中的物品;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初步感受节奏 1、教师示范用发出一些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让幼儿拍手表现节奏。 ● 牛叫,哞--哞---哞---哞---!”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里面藏着什么节奏?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哞---哞---哞---哞---”,你能拍手告诉大家吗?除了拍手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现这种节奏? ● 你们真能干,我这里还有不一样的节奏,你能听出来吗?。(青蛙叫)真有趣,青蛙的叫声也是有节奏的。我们一起学学看,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呱 呱 呱呱 呱!”这种节奏呢? ● 同上方法,老师分别发出:小鸡:叽叽叽叽叽叽,母鸡:咯咯咯咯嗒,火车:呜----轰隆隆隆,等声音。你听出了什么节奏?除了用嘴巴说,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现这种节奏。那我们跟着他一起试试! ● 小结:真有趣,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声音都是有节奏的。有的长,“哒——哒——哒——”,有的短“哒哒哒”,还有的长长短短连在一起,“哒——哒——哒哒哒”,都是不一样的,真有趣。
2启发幼儿的肢体意识和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过程 1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将个故事好不好,我来告诉你们啊,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你们先告诉我,你们知道森林里面什么特别多吗?" 儿:"树多............"模仿训练 师"哪个小朋友想来装扮一下森林里特别多的东西??"谁愿意来试一下" 儿"老虎" 师"老虎什么样子,我们来看看**做的像不像 师:"可以来做一下树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做动作。故事:森林里住了两个巫婆,一个是跳跳巫婆,一个是奇奇巫婆,跳跳巫婆啊,整天都喜欢跳来跳去的,他高兴的时候跳,不高兴的时候也在跳,那奇奇巫婆呢,整天都喜欢问为什么,有一天呢,奇奇巫婆和跳跳巫婆他们一起在森林里面去玩,他们就发现前面的树上张了好多好多红色的果子,他们就过去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起来(教师做动作)吃着吃着啊,你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他这个果子的名字就叫爱睡果,他们吃完以后就睡着了,睡了好久好久,睡了好几年,后来啊,有一天,突然他们听到了一阵特别吵的声音,把他们从睡梦中吵醒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声音吗?特别特别乱,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特别特别乱的声音(幼儿根教师一起想象乱的声音)启发幼儿想象自己的身体都能发出什么声音,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乱吗?因为啊,森林里面要开音乐会了好多的小朋友还有小动物都来参加音乐会,小朋友们正在做蛋糕呢,我们一起去做蛋糕好不好?来,我们一起来做蛋糕音乐律动"做面包"音乐<森林音乐会> 师生一起先摘果子,比一比谁摘的果子多 挤牛奶,切蛋糕,刷果酱,搅拌牛奶, 搅面,跺面,跳一跳学拍"强弱弱弱.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父亲节的来历,感受父亲的重要性,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三)走近爸爸。师:在课前,我给每位同学的爸爸发了一封家长信,请他们为你们送上一句寄语,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播放录制的VCR短片、录音、其余的教师宣读。)师:听完爸爸的话,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生1:我想说爸爸您辛苦了。生2:我想告诉爸爸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生3:我想为爸爸捶捶背,帮爸爸倒杯水。生4:我想对爸爸说我会听您和妈妈的话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做法)(四)回报父爱。(1)发起倡议师:同学们,我们是雏鹰,总有一天要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总有一天要离开父亲如山般的脊梁,总有一天我们要撑起属于我们的那片蓝天。但在今天,我们拿什么奉献给挚爱我们的人呢?
四、活动过程 1.导言: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2.领读《爱惜粮食儿歌》,生跟读 3.学生读名人节约粮食的事例(1)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教学目标: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身边浪费的严重性。 2.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号召全体学生参与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活动来。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勤俭节约的意义。 2.学习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国内外的名人勤俭节约的事例。 2.让学生回忆身边的浪费现象及思考可行的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一说我们的吃穿住行,你的生活幸福吗?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去公园玩耍、做游戏。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过得无忧无虑。可是,有的同学去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有关勤俭节约的话题。
二、活动目标:1.知道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学习解放军叔叔的抗洪精神。2.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心,产生帮助他们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录像一:洪水情景 录像二:解放军抗洪救灾的情景 录像三:人们捐款、捐物献爱心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