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中班美术:刮画的秘密课件教案

  • 《大漠之夜》教案

    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要到音乐中的大漠里去畅游一番,让我们在动听的歌声中开始旅行吧!(播放《大漠之夜》。)师:同学们,你们仔细听一听,这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大漠?生:……师:你去过大漠吗?你认为大漠是怎样啊?生:……师:如果你没去过大漠,也没关系,老师这儿有照片,现在我们来看看大漠的照片。(播放大漠照片。)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大漠之夜》,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再次播放《大漠之夜》。)生:……课后小结:希望同学们涉猎更多的艺术形式,开阔艺术视野,感受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带来的美的享受。

  • 《秦腔牌子曲》教案

    教学过程:一、了解歌曲板胡独奏曲《秦腔牌子曲》是郭富团于1952年根据陕西秦腔的若干曲牌改编而成,用中音板胡演奏。引子热烈奔放,先声夺人,旋律取自《官谱》,但由于速度放慢,节奏拉宽,情绪较舒展、悠闲。二、学习歌曲第一段的曲调也源于《官谱》,但速度放慢,节奏拉宽,情绪舒展悠闲。第二段的曲调是根据《杀妲姬》曲牌发展而成的,情绪由悲哀转激昂。第三段是快板,原曲牌名《入洞房》,音型短小,节奏顿挫,表达了喜悦之情。第四段在旋律放慢后,是一段由鼓板伴奏的华彩乐段,繁音急节,热烈沸腾,把全曲推向高潮。最后是第四段的变化再现。

  • 《母女夜话》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在我国云南丽江地区居住者20余万古老的纳西族人民,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母女夜话》选自《纳西一奇》的第三乐章,是一首舒缓柔美的曲子。2、播放《母女夜话》。3、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的相关问题。4、你还知道一些有关《母女夜话》的知识吗?如果知道不多,现在有什么办法去了解?(启发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二、拓展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的网址及要搜索的关键词语。2、分组选派代表进行网上搜索。3、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内容,向其他同学介绍《母女夜话》有关知识。4、师总结搜索情况。5、再次播放音乐让同学有更深的印象。6、师向学生推荐优秀音乐欣赏网址。

  • 《即兴幻想曲》教案

    它原是钢琴独奏曲的体裁名称,后也用于其他乐器的独奏乐曲。它是即兴创作的器乐小品,常由激动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组成,所以大多数是复三部曲式的。即兴曲这个名称是舒伯特创造的。它没有明显的体裁特征,一般是指作曲家未经事先预备而临时作成的乐曲,即往往是一时灵感的流露。乐曲的构成为三段体式:第一段为升c小调,右手与左手以不同的节奏型急速地交合,使人产生一种幻觉;中段为降D大调,有优美如歌的旋律,把听众带入一个幻想中的美丽世界;然后回到第一段。尾声为中段的旋律在低音部反复,仿佛幻想中的世界还在时隐时现,酝酿出一种余韵袅袅的效果。

  • 《上山打虎》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保卫黄河》和《打虎上山》的音频,导入新课教学。师:请同学们听两段音乐,区别它们的音乐类型?学生回答:《保卫黄河》是歌曲,《打虎上山》是京剧。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打虎上山》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个片断。杨子荣是生行的角色,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生或者武生,而是经过创新了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影片《智取威虎山》的片段。2、介绍剧情,并观看影片视频。(教师播放视频《智取威虎山》。)师:1946年,我军某部团参谋长率部队进山,发动群众,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经过侦查,威虎山倚仗着地堡暗道,想要制胜最好是智取。参谋长派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杨子荣假意把联络图交给了座山雕,座山雕因其献图有功,劳苦功高所以提拔了杨子荣,被封为“老九”,并一起喝庆功酒。除夕夜杨子荣趁着土匪们为座山雕祝寿的时机,将匪徒灌醉,此时大部队赶到,全歼顽匪。这一段就是匪徒们在为杨子荣庆功的时候,杨子荣所唱的一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唱段。

  • 《保卫黄河》教案

    完整复听:1、通过刚才的分段欣赏,我们对这首歌曲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了充分的了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色块)第一部分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 2、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发现,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看,如果老师用线条来表现演唱形式的变化,(课件:渐强记号)这是音乐当中的什么记号?这个渐强记号,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变化,展现了我们国家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全国人民打败日本鬼子的必胜决心。3、让我们对照画面提示,再一次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所带来不同的音乐形象 (课件:完整欣赏全曲。)教学小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他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我们青岛人现在每天喝的就是黄河的水,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者我们的母亲河,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

  • 《溜冰圆舞曲》教案

    教学过程:一、聆听选择乐曲片段导入课题。请学生模仿滑旱冰的动作,并为此选择合适的配乐。选择乐曲片段:①《蓝色的探戈》。②《溜冰圆舞曲》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分析:①滑冰动作作出强弱弱的规律。②圆舞曲的节奏特点。③聆听a主题,体验节奏及速度。老师:在19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都很盛行。成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之一。这时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写成了《溜冰圆舞曲》,这也成了他的代表作品,流传至今便成了经典作品。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花样画饼运动员的精彩展示?好!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事,仔细聆听,用心体验,才能享受音乐之美。

  • 《乌夏克木卡姆》(选段)教案

    木卡姆是流传于我国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聚居地区的一种具有统一调式体系的,以歌、舞、乐组合而成的传统古典大曲。它多用于民间的习俗节日、喜庆婚礼和娱乐晚会等场合。其歌词多反映爱情生活、痛恨黑暗势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容。   维吾尔族木卡姆可分为:“喀什木卡姆”、“多朗木卡姆”及“哈密木卡姆”三种类型。因为整个大曲有12套之多,故又称之为“十二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系喀什木卡姆中的一套。这套大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大曲(即:琼乃额麦);第二部分为3~4首叙事歌曲及3~4首间奏曲组成叙事性套曲;第三部分是由2~7首歌曲组合而成的歌舞组曲。其中的叙事歌曲称作“达斯坦”。

  • 《卡门序曲》教案

    女主人公卡门的唱段《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卡门在第一幕中挑逗霍塞时所唱的哈巴涅拉舞曲,唱词是卡门的爱情观念的自我表白。作为一个倔强的吉卜赛人,卡门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愿让她的爱情自由受到任何约束。(观看录像片)小节:这首哈巴涅拉舞曲源于当时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比才采用了哈巴涅拉舞曲的形式写了这首歌,而歌曲的音调却带着浓厚的西班牙民间风格。卡门边舞边歌,旋律跳跃而有生气,节奏强烈而有特性,整个音乐充分表现了卡门的精神面貌:热情奔放,明朗大胆而又无拘无束。

  • 《同一首歌》教案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第三乐句(第25~28小节)是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的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采烈的喜悦心情。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属功能转到主功能的补充终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B段音乐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我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 《青春舞曲》教案

    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随着音乐进课室(播放《新疆之春》),师生问好!简单开声。二,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有谁知道刚才播放的歌曲是哪个民族吗?(新疆)很好!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哪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各族人民更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下面让我们先来欣赏《青春舞曲》吧!一起感受新疆歌曲的独特魅力! 三,学唱歌曲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播放《青春舞曲》)复听歌曲,小声哼唱轻击节拍。(播放《青春舞曲》)分析歌曲:《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民哥,曲调欢快,活泼,为二段体结构,音域不宽,情绪欢快奔放,充满对未来生活幻想,点明青春这个美好时光,正是大家学习进步的好时光,如不抓住它将一去不复返,属歌舞性歌曲,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既能歌又善舞。《青春舞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板书。)

  • 《青春舞曲》教案

    教学导入1. 播放音乐《青春舞曲》音乐片段,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2. 教师为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青春的歌》。(配乐朗诵欣赏)岁月悠悠,光阴荏苒 ,我们沿着时光的隧道,走过风,走过雨,走过闪光的少年,不知不觉的走进了人生的节日——青春。青春是一首诗,慷慨激昂,我们从中读到了秦汉雄风大唐盛世的波澜与壮阔,读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姿和雄韬伟略,读到了抱负勇敢。青春是一首歌,热情向上,我们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低语,生命的萌生,听到了时代的召唤,活力的迸发,听到了激情、热烈,青春是一条路,错综复杂并布满荆棘,我们会迷路,会跌倒,会受伤,我们怀揣理想,披荆斩棘创天地,从此学会了坚强、坚持,青春是一幅画,色彩缤纷并赏心悦目,我们手持画笔,画下心中的“梦乐园”,涂抹自己的美好前程 。3. 和学生自然聊天,同学们认为“青春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有朝气,蓬勃向上,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等等。)4. 师:在我们每位同学的生活中,青春是有朝气,蓬勃向上,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等等,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将和同学们一起聆听青春的动人旋律,舞动青春的曼妙舞姿,共同感受青春的激情飞扬。

  • 《踏雪寻梅》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受体验:1、闻香识花: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手持一束腊梅,走过他们前面,要求深吸,闻出是什么香味。2、看花认花:看看腊梅,说说它的形状、颜色。3、诗歌想象:教师提问:同学们,现在老师来配乐朗诵一首短诗,听听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在你眼前会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教师轻声播放歌曲《踏雪寻梅》旋律,有感情地朗诵歌曲的歌词。)4、学生简短讨论诗的意境和自己的想象。二、歌词赏析:1、教师小结导入:如果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那么你们在诗的描绘中看到了那些景致呢?让我们边来诵读诗边来寻找答案。2、多媒体课件出示歌词,学生在歌曲旋律的音乐背景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3、意境拼图片,教师边随学生的朗读边取出淡蓝色底版的画框,贴上剪贴画,(雪景、腊梅、驴)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A “雪霁天晴朗”的“霁”是什么意思?——雪后放晴,教师在画面上贴上太阳。B “坝桥”是什么桥?——有扶手的石板桥。你现在看到过吗?在哪里看到的?(也许江浙一带的古镇上还有)教师在画上贴上桥。C 是谁在骑驴赏花?(从诗中最后一句“书声琴韵”猜测是学堂的孩童)他的心情怎样?(愉快、怡然自得的)教师贴上孩童,提问:从他的穿着来看,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吗?(不是)诗中所提到的琴会是什么琴呢?(古琴、古筝、二胡……)

  • 《溜冰圆舞曲》教案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请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2、播放图片(申雪 赵宏博 )。师:有哪位同学能说出他们是什么运动员?(花样滑冰运动员)。3、教师做简单介绍: 他们曾在2002年世锦赛上夺得中国在双人滑项目上的首个世界冠军。4、师: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时都会配以优美的舞曲,引出课题:《溜冰圆舞曲》。二 完整聆听。1、让学生欣赏申雪与赵宏博两位运动员对这首作品的精彩演绎。师: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仔细聆听,特别注意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2、课件:溜冰圆舞曲视频欣赏。3、作品介绍:作于1882年,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交活动之一。在本曲中,作者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4、作者介绍:瓦尔德退费尔(1837—1915)。5、乐曲的节奏特点:圆舞曲(课件)。三 分段赏析。1.序曲:(1) 提问:a.序曲部分的速度是怎样的? (徐缓的)。b.使用了什么乐器? ( 圆号:铜管乐器,又称法国号,被称为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c.音乐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季节? ( 冬天 )(2) 学生听后讨论并回答问题。(3)复听音乐。

  • 《拉卡拉卡》教案

    教学过程一、边欣赏音乐边介绍汤加。通过背景音乐和文字说明,使同学们掌握一些有关汤加的文化。二、初步了解拉卡拉卡“拉卡拉卡” 通常被视为汤加的国家舞蹈,它实际上是舞蹈、讲演、声乐和复调音乐、作曲、当地传说和历史故事的混合体。这一文化表现形式生机勃勃,在王国的所有族群中流行。遇有重要庆典活动,如国王加冕典礼或庆祝宪法周年等,“拉卡拉卡”是一台重头戏。三、讲述《拉卡拉卡》的音乐内容“拉卡拉卡”在汤加语中的意思是“快速而又谨慎的舞步”,源自一种被称之为“米娄弗拉”的舞蹈。该舞蹈出现于19世纪,20世纪在王室的大力支持下又得以复兴。演出一般持续30分钟左右,可汇集几百人的队伍,通常排成两行,右边为男性,左边为女性(从观众席看)。男性的舞步节奏明快有力,而女士们则舞步优美、动作飘逸。两队舞蹈演员边跳、边唱、边拍手,通常会有一支合唱队伴唱。密集的复调声部伴随着几百个舞蹈演员的摇荡舞姿,组成了激动人心的场面。四、完整欣赏《拉卡拉卡》说明:学生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能够巩固乐曲主题的记忆,并且听辨、感受乐曲两个不同主题情绪,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感受和见解。五、回答问题以及小组探讨问题说明:拓展质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 《万马奔腾》教案

    《万马奔腾》是人音版六年级第二单元《草原牧歌》中的一首欣赏曲目,是一首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的一首马头琴独奏曲。齐? 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作者写了《万马奔腾》这首乐曲。至于作者有没有弦外之音,他自己没有叙说。不过,我们完全有理由展开更广泛的想象。 齐·宝力高 (1944~) 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 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辨别马头琴和二胡的音色。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和文化。3、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

  • 《大进行曲》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2.播放4首乐曲片段(悲剧美、欢乐美、优美、壮美),让学生谈谈这几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教师总结: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不同的音乐美,不同的音乐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提问:“我们把音乐美分为哪几个基本范畴?”学生可答:“音乐美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二、欣赏作品:1.仔细聆听《大进行曲》的片段。 提出问题:演奏形式是什么? 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胜利凯旋将士的英勇形象的。2.介绍《阿依达》的创作背景。再把《大进行曲》的第一段让学生跟琴演唱一遍,以体会壮美的音乐特征。(引导学生回答) 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庄严凝重规整中速铿锵有力3.简单介绍创作者以及剧情。4.通过欣赏《大进行曲》片段,来分析主奏乐器。以及分析进行曲的几个主要特点。5.下课。

  • 《杏花天影》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音乐问好。二、学习新课。1、由学生朗诵诗词《杏花天影》,初步感受作者的心情。师: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诗词《杏花天影》。生: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2、师:刚才我们已经阅读了《杏花天影》的诗词,这次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欣赏歌曲,体验诗中之情。3、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杏花天影》这首歌曲。学唱《杏花天影》。A、老师范唱。B、老师一句一句教唱,学生一句一句跟唱。师:《杏花天影》这首歌的特点是曲调较长,是慢曲子,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速度。C、学生齐唱《杏花天影》,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4、听赏歌曲《杏花天影》。在音乐声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发挥想象力,自由编剧。三、总结下课。

  • 《新疆之春》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新疆歌曲让学生进入音乐教室时感受到音乐课堂气氛。 二、音准、听力训练: 1、用哼鸣的方法跟琴模唱 方法:由单音到乐句,音域由低到高再下行。2、节奏听辨及模仿 要求:教师用琴弹奏和弦,学生用手敲击节奏。 三、新课教学: 师:说说你们所了解的新疆,包括服装、特产、歌舞动作、音乐等等。(学生发言)今天我们就再来欣赏一首新疆的器乐曲——《新疆之春》。1、作者简介:马耀先(1938至今)小提琴演奏家,回族,乌鲁木齐人。1959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同年入中央实验歌剧院任演奏员。1961年调新疆歌舞团任乐队首席兼独奏演员,后任乐队队长。作有《新疆之春》等乐曲和歌曲。 李中汉(1933至今)作曲家,河北定县人。1949年入西北艺术学校学习小提琴。1954年考入西安音乐专科学校专修作曲。在校期间合作创作了《新疆之春》等。现在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文工团任作曲。作有小提琴曲《欢乐的牧场》、歌剧音乐《帕丽扎特》等。 2、乐曲初听——思考: (1)、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在这首乐曲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用什么乐器做伴奏的?(3)、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并思考,乐曲听完后师生共同解决思考题。)

  • 《学吹竖笛》教案

    教学流程 :一、导入(10分钟)(1)复习5、6、7三个音,用手号指示5、6、7三个音,学生吹奏出来。(2分钟)(2)教师即兴用这三个音吹奏一个小乐段,学生模仿。(2分钟)(3)教师给固定的节奏,学生进行即兴创编乐句。(6分钟)X X | X X | X X | X — |X X X X | X X X — | 如:5 5 6 6 | 5 5 7 — | 6 6 5 5 | 5 ——— |学生创编并试吹奏,请完成创编的同学上台试奏,评价表扬。(4)请同学们一起吹奏刚刚即兴创编比较好的乐句。二、复习旧曲目(5分钟)师:刚刚我们学习了5、6、7三个音,还会用这三个音进行创编乐句,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一首竖笛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吗?我们一起来吹奏一次好吗?(教师钢琴,学生吹奏,并评议优缺点)(2分钟)7 6 5 6 | 7 7 7 — | 6 6 6 — | 7 7 7 — |7 6 5 6 | 7 7 7 5 | 6 6 7 6 | 5 ——— |1、生评价(气息、吐音、乐感、吸气符号)(1分钟)2、评价再重吹奏一次。(2分钟)三、改编创编乐句(16分钟)师:刚刚我们吹奏了这首《我有一只小羊羔》,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合作来把这首曲子吹奏两次,同学们仔细听听,看看这两次吹奏有什么不同的之处,哪一种吹奏会更加好听一些。(4分钟)(教师改编吹奏改编二、四、六、八小节)

上一页123...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