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活动,知道关节被牵动时,人能做出许多动作。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大胆表达的能力。二、活动准备: 1、活动纸偶公仔4个。2、节奏感强的音乐带、录音机。3、水彩笔、八开画纸。4、即时贴标记。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活动准备: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重点与难点: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设计思路: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刮蜡画活动的兴趣。准备:1、 欣赏范例三张,半成品若干张。2、 白纸、竹签、油画棒、旧报纸人手一份。3、 录音机、磁带。过程:(一)引出课题今天,老师带来了四个彩色娃娃,看,他们手拉着手,脸贴着脸飞到天上玩呢。正玩的高兴,忽然被一大片乌云盖住了,闷得喘不过气来,心里难受极了。谁来想办法救救彩色娃娃,让他们出来重新看到这美丽的世界。(教师边说边演示教具)幼儿发表想法。
教学准备: 1、图片一张、(愁眉苦脸的垃圾房)磁带、录音机。2、每人一张涂好色的底板纸一张。3、刮画工具人手一套(圆珠笔与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垃圾房的苦恼》引出课题。 1、老师作高兴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的脸上是什么表情?(高兴)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有这么多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作客,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高兴,个个脸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们瞧,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愁眉苦脸的垃圾箱)提问: (1)这是谁呀?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烦恼) (2)垃圾房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有什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放故事磁带《垃圾房的烦恼》。 4、听完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烦恼呀?(幼儿讲述) 5、师:垃圾房有这么多的烦恼,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
一、 体验“爱” 、表达“爱” 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大部分孩子的“自我中心”的意识很强,有些孩子甚至凌驾于父母或其他长辈之上,任意使唤,不满意就发脾气。形成一种“自私心理”在本学期初,我们对30名幼儿在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说父母在家干些什么? 哪些事情是为你做的?”54%幼儿只能说出父母在家烧饭、洗衣,表现出对身边的人不关心的倾向;绝大多数幼儿想不出长辈为自己做了什么,有的幼儿也只能说出“妈妈喂我吃饭”后,再也想不起来妈妈还为自己做了什么。反映了幼儿的潜意识里,不知道长辈为自己做了什么。为此我们制定了“亲亲好妈妈”“我给爷爷奶奶捶捶背” “妈妈辛苦了” “到超市帮妈妈买东西”“能干的我”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知道父母亲人都很爱自己,学习用行动和语言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整个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配合,有的家长创设了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做一些小事情,来表达对长辈的爱;有的家长还将孩子在家帮大人做事的情景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以做永久留恋。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比以前懂事了,知道体谅父母了,也更有礼貌了。
活动过程:1 讲述故事《威威爱大怪手》。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共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呀?(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的大怪手车到底是什么车?(挖土车) 除了故事里提到的车,你还认识什么车?2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请你听清楚老师出的题目,然后回答这是什么车?明白了吗?好,现在请听题。”--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垃圾车)--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 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请问这是什么车?(火车)--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搬家时会用到的车子。(卡车)--你只要上车,告诉司机要到哪里,司机就会打表并送你到目的地。(出租车)--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消防车)--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游览旅行时会坐什么车?(游览车)--可以救人的车子。(救护车、警车、消防车。)--拨打电话119,开来的是什么车?--拨打120,开来的是什么车?--那110呢?
2、大胆创编小鸡出壳的舞蹈动作,体验创编舞蹈的乐趣。 准备:1、小鸡胸饰若干,呼啦圈人手一个个、教具(鸡蛋) 2、小鸡出壳的FLASH配音乐、小鸡出家的FLASH配音乐 3、录音机 过程:一、自主想象、讨论 1、情景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师:今天我带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呀。(拉线出鸡蛋壳) 1)你们知道蛋壳是谁的家呀? 2)还没有出生小鸡宝宝是怎样的?(教师伸出胳膊做舒展状)蛋壳这么小,鸡宝宝能这样吗? 3)蛋壳中的小鸡宝宝渐渐长大了,住不下蛋壳房子了,怎么办呢?它是怎么出来的呢? 讨论2、观察 观看小鸡出生的图片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2、实物跳跳糖若干,玩具电话一部。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4、已学过歌曲《跳跳糖》。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题。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吃过)谁来说说,你吃过以后感觉怎样?(甜甜地、酸酸地、还会跳……)。还记得咱们学过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活动准备录音机和磁带三、活动过程1.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幼儿走进教室。2.回忆乐曲。提问: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它是在什么时候使用的乐曲?它给人什么感觉?3.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辨别乐曲的三段变化。
2、幼儿理解歌词大意,并能边唱边自己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 3、幼儿学会爱妈妈。活动准备:根据歌词大意绘制的一张挂图、接妈妈歌曲、小狗头饰、钢琴活动过程:一、 开始部分:1、律动《我快乐》,幼儿跟着音乐拍手和拍肩。2、老师弹琴,幼儿唱音阶(唱的同时依次轻拍头、肩、腰、胯、大腿、膝盖、小腿、脚)
2、打破班级界限,与同伴协商、分享、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3、在活动中遵守规则,礼貌待人。活动准备:(一) 前期经验准备:1、谈话活动《六一畅想》2、给幼儿与家长的倡议书3、游戏活动:购物4、认识一元硬币
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2. 调动幼儿各种感观,让幼儿感知音乐的高低。3. 培养幼儿用创造性的方式表达高低的能力。活动准备:大树四棵、背景图、各种小动物、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 律动:小动物律动2. 练声,复习歌曲。
2、能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乐曲三段体曲式结构。3、能通过多种形式(语言描述、动作等)大胆的表现对乐曲的感知。活动准备:录象、录音磁带、录音机、道具。活动建议:1、欣赏第一遍音乐:“你听时有什么感觉?听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活动准备: 1、角色表演用的自制剪刀和镜子。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到理发店剪头发、理发、体验理发的过程。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 “他们用什么来理发?”(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 “我们一起来说说,咔嚓咔嚓……”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 “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 “理发店的叔叔阿姨,咔擦,咔嚓,拿着剪刀剪呀剪 呀,咔擦咔擦,剪得非常认真,不一会儿,头发剪好了,叔叔 阿姨还高兴得对顾客说:‘哎,已剪好了呀!’瞧一瞧顾客的头发,头发剪得多漂亮多漂亮!”
活动准备 1.“同顶”用的竹杠12根。 2.热身运动音乐,毛南族歌舞音乐《金彩云》。 3在场地中央用竹杠摆成梯子状,间隔约30公分左右。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 1听音乐带领幼儿做走.跑.跳等,活动四肢。 2.利用场地上的竹杠变换形式进一步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3幼儿按六路纵队做手脚关节.头劲部.肩部.腰部.膝部运动。
2、体会合作游戏的快乐。3、通过玩轮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及扩散性思维。二、活动准备:1、自行车轮胎每人一个。(有大小)2、课前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三、活动过程:1、火车律动进场。(1)幼儿用轮胎一个套一个,开火车进入活动室。(2)自编轮胎操。2、通过轮胎练习单脚跳跃。(1)通过故事《龟兔赛跑》引起幼儿练习单脚跳的兴趣。我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和乌龟赛跑谁得了第一?兔子很后悔在半上睡觉,决定和乌龟在比赛一次,它们都在为比赛积极的准备着,我们也来学学兔子和乌龟的本领,也象它们来比试比试.
2、让幼儿在尝试、比较、讨论中了解舌头的三大作用。3、引导幼儿认识在生活中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舌头。4、发展幼儿的味觉感官,培养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1、每人镜子一面,调味品一份(包括酸、甜、苦、辣、咸),吸管一根。2、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导入,引出主题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舌发出声音。2、提问:是谁帮助我们发出这些有趣的声音?认识舌头各部分的名称及部位1、师:对了,是我们的舌头,你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它?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面镜子,请你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看看它的上面、下面有什么。2、幼儿边观察边发言。3、教师把自己的手当作舌头演示,幼儿认识各部分名称:舌头后面连着喉咙的部分叫“舌根”,舌根的前面部分叫“舌体”,舌体的最前面叫“舌尖”,舌体的上面叫“舌背”,舌背上有舌乳头、舌苔,舌体的下面叫“舌腹”,舌腹上有舌系带、血管和突起。4、师:刚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舌头自己还想介绍一下自己,我们一起来听听它说什么。(看多媒体软件)了解舌头的作用1、幼儿和教师试试舌头不动,还能不能说话。
活动目标:1.探索泡沫垫的多种玩法。 2.结合数字规律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及跨跳等多种跳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3.努力听清教师指令,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人手一块泡沫垫,1~10的数字卡片2套。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来玩玩吧!(幼儿随铃鼓的变化变大圆----小圆----蜗牛圆) 二.基本部分。1. 出示泡沫垫,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泡沫垫除了可以作为垫子,还可以和我们玩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现在小朋友们分成2组游戏,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
2、 能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难度适合的材料进行活动。3、 能主动参与有挑战性的活动,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准备:竹梯两架;沙包若干;塑料筐若干;轮胎四个;“蚂蚁的家”图片两张。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蚂蚁郊游操”二、基本部分:1、模仿蚂蚁的爬行。2、练习在竹梯上爬行。3、请幼儿示范爬行的要点,幼儿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培养开朗、勇敢的个性。3、提高幼儿基本动作的灵活性,快跑时会闪躲,不碰撞。 活动准备: 1、开展过春天主题的系列活动,有相关知识经验。2、音乐磁带,录音机,3、布置好的活动场地。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你们春游过吗?心情怎样?是怎样进行的?(2)介绍游戏场地及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