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1、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种高低、宽窄不同的盒子。 2、软球、画有怪兽的横幅。 观察指导: 1、幼儿扮演小猴,活动身体,模仿小猴抓痒理毛、东跑西跑、摘桃捡桃等动作。 2、自由玩纸盒。 幼儿自由选择纸盒进行玩耍。 引导语:“每只小猴拿一个盒子,找一个空的地方玩。” 交流各自玩盒子的方法。 3、小猴过河 幼儿探索练习助跑跨越跳的方法。 引导语:“跑跑跑,一只脚用力跨过去,不要碰到你的盒子。” 尝试在不同高度、宽度的纸盒上跨跳。
2、 引导幼儿寻找大自然中的镜子。3、 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 月饼盒、水盆、杯子、凹面镜、凸面镜等活动过程:1、 了解镜子的特征及用途(1)师: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2)摸上去感觉怎么样?(滑滑的)你觉得那是什么东西?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二,活动准备:橘子园背景图;幼儿操作材料。一,活动过程:(一)认识数字31,出示果园图:今天我们去参观橘子园。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几棵橘子树?幼儿随意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讨论。)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二、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 三、活动准备:一只大鼓、四只腰鼓、若干鼓棒等。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1、舞蹈《欢迎舞》(创作性的进行舞蹈)。 2、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能唱出鸭子的神气样)。 3、歌曲《小鸭呷呷》 1)、语言启发,引导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小鸭呷呷”。 2)、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轮唱歌曲“小鸭呷呷”。(边听边唱)。
2、小组操作材料:毛巾、肥皂、钉子、火、笑娃、哭娃等等五套 3、律动磁带:《大鞋和小鞋》活动过程:一、脚步律动导入,引起兴趣。师:今天老师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用小脚来跳个舞,好吗?二、赤足坐在地毯上,认识双脚的结构。 1、脱袜子(儿歌)。 2、初步认识脚趾、脚背、脚心。 5、小脚为什么会有臭味?怎样让我们的小脚变得香香的呢?三、通过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脚的功能。 1、小脚有什么本领呢?请幼儿去小脚丫乐园走一走、踩一踩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2、幼儿赤脚体验踩在沙地、海绵、鹅卵石、地砖上的感觉。 3、活动后谈话小结:我们的小脚真有用,除了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能感觉冷、暖、硬、软、光滑和粗糙等。
活动建议:一、引起兴趣:1、歌曲《摇篮曲》,幼儿自由随歌曲边哼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2、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水量的区别,并告诉幼儿今天要和水娃娃做游戏。说明:第一步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音乐游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教学,并引起幼儿产生对水的兴趣,这是探究和体验的前奏。教师指导语言:小朋友看,你们面前放着什么呀?(水)对啦!今天我们小朋友要和三个水娃娃一起做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二、尝试运用水杯演奏乐曲:1、幼儿自主探究:装有不同容量的水杯,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杯能演奏出音乐中的高音、低音、中音,感受水声的美妙。 说明:进入有目的的探究阶段。这里强调让幼儿自主探索,通过用调羹敲打水杯,自己发现不同量的水杯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使幼儿发现水也能唱歌。教师指导语言:1、小朋友仔细听听看,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2、老师和你们一起先敲水最少的杯子,听听看声音是怎么样的?水最多的呢?
(二)今天郭老师也来给小朋友们做菜菜吃,你们听一听郭老师在炒菜的时候都做了什么?通唱一遍。我先干什么了?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学一学?(咚咚咚咚的切菜声)除了切菜我还做什么了?(嘶嘶啦啦的炒菜声)还做什么了?(丁丁冬冬的瓶子声等等),你们猜郭老师做的是什么菜?咱们一起来炒菜菜吃吧。可是这次郭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用你们的小嘴巴来帮老师做菜菜,当郭老师切菜菜的时候就说:咚咚咚咚咚,当郭老师炒菜菜的时候时候就说:呲呲呲呲。当郭老师放酱油的时候,就说哗哗哗哗哗。尝一尝的时候你们就学:巴巴巴巴,咱们一起来做菜。
“咬定青山不放松”,用韧劲推进工作落实。到村工作要有一种决心和韧劲。无论面对什么工作,一定要捋清楚弄明白,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能有解决办法。在一年多的摸索与尝试中,我逐步认识到,想要政策能够顺利实施,想要切实解决矛盾与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讲一两句方言,更不是一个干部身份,需要的是能够站在村民的角度,将村民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将村民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正确解读各项政策,找到工作方法并将政策落在实处。如改厕工作,一块小小的橡胶盖,保护着村民的安全,一条条排污渠道,连接的是群众与政府的信任。而在抗震加固工作中,一块小小的瓷砖,不仅要美观大方,更要“贴”在群众心上。当然群众总有这样的需求、那样的不满,这一度深深困扰着我,通过请教拜师领导,学会将主观上困难要多方协调,做到“甜嘴攻心”;客观上的困难与村民多沟通,做到“苦口婆心”。
XX——XX第一学期第四周国旗下讲话稿: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科技的发展是一个社会的标志、一种文明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标志了工业社会的到来,半导体的出现又将人类带入了电子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的诞生更是标志着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科技给了人类社会无比强大的推动力。谈到科技,人们可能首先会想到人造地球卫星、登月宇宙飞船、原子弹等这些似乎离我们遥不可及的事物上,她往往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实际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发挥幼儿的想象。3、熟悉音乐,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美的感受。 活动准备:1、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三段体结构。1、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和)2、再次欣赏音乐,区分段落。 (1)动作是怎样变化的?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欣赏) (2)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 (3)乐曲中有个小秘密,是什么? (4)整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 (5)小结:一首乐曲分成了3段,这种形式的乐曲称为三段体。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其中第3段音乐和第1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也叫三段体,它是三段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水果若干、布袋、塑料水果刀、盘子、猕猴桃、黄桃、圣女果活动过程:一、摸水果 教师出示装有各种幼儿熟悉的水果的自制摸宝袋,请幼儿摸摸、说说自己从袋里摸到的是什么水果,它的外形是怎样的?它的味道如何?有没有香味?二、出示水果图案 教师出示某一水果的切面,请幼儿观察它的图案。
一、激趣导入。1、师:今天赵老师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帮忙。2、师:我们一起听听它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PPT)二、分段讲述。(一)幼儿观看故事前半部分。1、师:鼠先生遇到了什么问题?2、师:鼠先生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为鼠先生迷路了)3、师:鼠先生应该怎么办?幼:可以问警察,可以做记号等。(二)观看故事后半部分。1、师:那最后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吗?幼:找到了。2、师:鼠先生是用了什么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幼儿:问了许多的小动物,幼儿自由回答)3、教师与幼儿角色扮演。
人们常说“老的东西不能丢”,是啊,“老的东西”之所以经久不衰,它往往蕴含着许多的价值,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利用。因此我组织幼儿开展了歌唱教学“迷路的小花鸭”,尝试用制作图谱的方法引导幼儿创编学习歌词,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愉快、主动地学习唱歌,并从歌曲中感受到人与动物间的美好情感。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两段歌词及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学习用轻柔、跳跃的歌声加以表现。2、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发展想象力。4、感受人与动物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 重点与难点 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区分出音的强弱,这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本教材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在感受乐曲、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难点是区分音的高低、强弱后学习用乐器等表现出音乐的高低、强弱。 三、 准备 1. 小钢琴若干架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 2. 三角铁和小鼓各一件。 3. 音乐磁带《快乐之歌》。 4. 分类图片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 5. 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数量多一些。 注:《快乐之歌》的旋律应在高音区,低音区分别出现而且有强弱之分。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培养幼儿听辩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动作表征能力。2、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分享合作的快乐。3、激发幼儿学习音符的兴趣,寻找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认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2、情景设置—音乐王国。3、教具准备:挂图一张,高音谱表、人手一个小音符的挂饰、录音机、磁带、地谱(在地板上画五线谱)若干个。 活动过程: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1、随着《哆来咪》音乐欢快地进场,参观音乐王国。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向音乐王国里的小音符问好。1双手在脚踝处,2在小肚腿处,3在膝盖处,4双手叉腰,5双手交叉抱手臂,6双手指肩,7双手抱头,1双手斜上举。二、辨别音符不同的位置:游戏《朋友在那里》启发幼儿说说音乐王国里有什么?(音符、五线谱等)并找个音符做朋友。幼儿根据自己身上挂的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边表演边找到跟自己身上挂一样的音符的小朋友。三、认识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1.出示挂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复习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并引导探索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整体认识:在音乐王国里有许多会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着高音谱表,高音谱表有几条线?(请小朋友拿出手指数一数)还有什么谱号?(高音谱号)这时候,来了许多音符豆豆,它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1——”,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一线,唱歌的房子又唱起来了:“3——”,(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间,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2——”,(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二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5——”,音符豆豆都滚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们唱啊,跳啊,高兴极了。2.老师变换音符的位置,幼儿听琴唱一唱。四、听音辨音游戏:1、《音符找家》游戏:听琴声辨别是那个音符,跳到这个音符在地谱上的相应位置,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着各种动物唱出这个音符。音符找到家后,听老师所弹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着节奏在地谱上跳一跳。2、《锤子、剪刀、布》游戏:小朋友自由结伴一起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赢的小朋友唱音符,输的小朋友就在五线谱上跳出这个音符的位置。五、听音乐自由表演“哆来咪”结束。
2、 在图片及语言表述的帮助下创编相应的动作。3、 初步体验参与探索学习的快乐。准备:1、 音乐磁带、录音机2、 相关图片过程:一、 倾听音乐,探索音乐表现的内容。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让幼儿自由猜想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猜猜今天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了?
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2、实物跳跳糖若干,玩具电话一部。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4、已学过歌曲《跳跳糖》。
2、发展幼儿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培养幼儿剪贴技能。活动准备: 1、粘有唇形的纸板,剪刀(与幼儿人数相等)。 2、长条形画线的纸若干(背面巾有胶条)。 3、挂图两张,装垃圾的小盒四个。活动过程:一、教师引出课题 教师用优美简单的语言指出“露齿的微笑”真的很美。 二、讨论牙齿1、牙齿很重要,我们用它做什么? (吃饭、撕咬食物、咀嚼食物、帮助发音等)
2、通过试验了解伞面大小对速度的影响。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样的降落伞人手一个、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娃娃、大记录表、贴纸 活动过程:一、出示两个大小一样的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两位好朋友,他们俩一个叫欢欢,一个叫乐乐,欢欢和乐乐喜欢从空中跳下来的感觉,可他们觉得落下来的速度太快了,来不及看周围的风景,想请小朋友帮他们出个主意,怎样可以令他们落得慢些?(幼儿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