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案

    一、导入新课到了九年级,同学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的确,你们的身高或许超过了父母、老师,但你们的心理“长大”了吗?能否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有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寂寞,使他痛苦也令他成长。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你有这样“长大”的体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孤独之旅》。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经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作意境。艺术从生活中来,但它不等同于生活。艺术与生活是辩证关系,生活是艺术唯一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当比实际的生活更高,更典型,更理想。就是说,艺术又要求对生活进行高度集中和概括,要求典型化、理想化,从而创造出比现实更美好、更富有诗意、更理想的艺术境界,创造出革命时代新的意境。这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最基本的一条,也是其他的创作方法所不及、难以充分达到的。千余年来,中国山水画为什么那么发达,这与河山壮丽是分不开的。中国向来把江山、河山、山水作为祖国的象征或代词。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 美工活动:我的菜谱我做主课件教案

    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开设“绿色餐厅”丰富幼儿饮食经验“小小配菜师”的区域数活动环境、“国庆节日美食”大调查主题墙面2、前期经验:通过资料收集、家庭调查、参观食堂、解读菜谱等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了初步的配菜经验3、教学具:菜谱一份、一周菜谱空白表格4张、美工操作材料若干(各色色纸、固体胶、剪刀、抹布,垃圾盒等)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经验重现又是星期五了,每个星期五都是我们保健老师为我们制定下周菜谱的日子,我刚刚拿到一份下星期的菜谱,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菜谱)1、菜名我来起。引导幼儿为下周的菜品起菜名,要求简单清楚。2、菜肴我推荐。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道菜?并说出推荐的理由。★小结:原来我们在制定菜谱的时候既要考虑颜色上的搭配,还要注意菜的味道和营养。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案

    家是圆心,我们都是圆内的点,爸爸、妈妈和我,我们围着圆心在走,走出一个圆满的家。(开篇点题。)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独立成段,设置场景,富有意境。)月亮又悄悄爬上了窗外的梧桐树,我靠在床头,该是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了,可是妈妈又晚督班去了。妈妈是一名老师,每天兢兢业业,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每次回家,总是带着匆匆的脚步,充斥着紧张的氛围,有时怀里还抱着几本厚厚的书。“妈妈,你不爱我了吗?为什么不在我身边?”我握住妈妈的手,她的手上还有白色的粉笔灰。“孩子……”妈妈哽住了,转过头去,眼里含着透明的水珠。她摸了摸我的头,指了指窗外的月亮:“月儿圆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我蹦蹦跳跳跑到窗前,每个夜晚不停地寻找那圆圆的月亮——那是妈妈回来的希望。在梧桐摇曳,月儿圆圆缺缺的岁月里,充满了等待的苦涩、团聚的欢乐。

  •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排列问题教案

    1.自学文本出示书中情境图:有21架飞机要参加飞行表演,怎样飞呢?想请同学们帮忙设计编组方案,下面小组同学合作,用学具摆一摆,设计出自己的编组方案,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多?学生小组合作,边摆学具边说方案。2.交流研讨哪组想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制定的飞行方案?(不必强调平均分,如有小组同学说出每组有7(3)架,可以分成3(7)组,或每7(3)架一组,可以分成3(7)组,老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可以问其它小组摆法一样吗?之后板书算式:21÷7=3,21÷3=7。如果学生没说出平均分,老师可引导说:有时表演的每组也可同样多)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写作审题立意教案

    立意:①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苦难或人生的挫折,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磨炼,需要我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②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灾难或人生的挫折,因为灾难或挫折有助于成长。③我们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以上表述,都可视作正确立意。题目三: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梦想,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亲人的鼓励与陪伴,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挑战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果断的行动力……同学们,助力你成长的是什么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预设 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读材料可知,材料的核心词语是“助力成长”,材料最后一句“助力你成长的是什么呢?”提示我们要思考什么是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的。助力成长的可以是材料中提及的梦想,亲人的鼓励和陪伴,勇气、意志、行动力等,还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些具体的人或事,如书本、老师、跑步等。立意:①梦想助力成长。②勇气助力成长。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了解了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木地板的变化历程,你觉得这粒种子不断地追求“很好”的过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2.小组内交流,讨论课文蕴含的道理。3.教师点拨:这粒种子不断成长,渴望成材。成材之后,又在不同的阶段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值得尊重的。4.学生说自己的体会。5.课文主旨探究。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写了一粒种子,怀揣梦想,努力生长,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在经历了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过程中,告诉我们做人要像这棵树一样,有理想、有追求,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道理。

  • 大班体育教案:大班儿童体育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学习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新的动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独立或合作设计完成动作要求,发展幼儿创新技能。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各类数字卡装扮的数字园,固定1.4米高的绳索,以山坡(上、下)、小河、雷区,电网的标志图分放在绳索下的场地上。活动重点:想办法运用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活动难点:设计并完成脚不沾地移动身体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 1、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幼儿进行走、跑、跳、蹲、扭动身体、钻、爬等基本动作训练。 2、情景导入:“我们的小脚累了,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幼儿自由地在教师身边坐下。 3、提出问题:“刚才我们都用了身体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动作?”(脚走跑、腿弯、屈膝、手动、腰弯、臀扭等)师生共同小结:身体真灵巧,脚能走,腰能弯,手能撑……

  •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专题课件

    1、明喻: 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例句: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句: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3、借喻: 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句: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

  • 课题:数学活动——比较轻重课件教案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三、 活动准备:1、 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2、 每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四、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两个蛋壳小娃娃:“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娃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蛋)这两个小娃娃,一个是用蛋做的,一个是用蛋壳做的。请小朋友想办法分辨出哪一个是蛋?”请一幼儿上前分辨,并说出方法。教师小结:“刚才这方法叫惦一惦。”

  • 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课件教案

    晨会:(谈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活动目标:1、稳定幼儿情绪,鼓励幼儿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2、熟悉幼儿园环境、老师,激发幼儿愿意上幼儿园的情感。活动准备:1、各种桌面玩具、滚动小车等。2、熟悉每位幼儿的姓名、了解其个性。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喜爱上幼儿园。活动难点:  让幼儿愿意上幼儿园。

  • 大班游戏教案:大班瞬间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悄悄话(大班)设计者:公桂兰目的: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玩法:按幼儿座次将其分成四组,教师悄悄地告诉每组排头幼儿一句话,然后自排头开始往下传话,传到最后一名幼儿时,最后一名幼儿站起大声说出听到的话,以传得又对又快的组为胜。游戏名称:猜谜(大班)设计者:王春苗目的: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玩法:教师说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也可请一名幼儿说谜面,教师与其他幼儿进行猜谜。游戏名称:超级模仿秀(大班)设计者:公桂兰目的:培养幼儿模仿能力。玩法:请3-5名幼儿到前面,侧向全体幼儿,站成一排,面向第二名幼儿编一动作(如起床穿衣、照镜子、梳头等)然后第二名幼儿再向第三名幼儿模仿第一名幼儿所做的动作,依次模仿,最后一名幼儿模仿完动作后,说出做的是什么动作。

  • 大班游戏教案:大班角色游戏活动

    2、能自主选择角色,学会用协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学会分工合作,与同伴友好交往,分享游戏的快乐,初步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德行为。4、尝试选用替代物来丰富游戏。游戏准备:(1)、家中常用的家具、炊具、餐具、食品等;(2)、货柜、货架、商品、宣传单、导购员和收银员的服装及工作牌;(3)、汉堡包、薯条、鸡腿、可乐等;(4)、各种绢花、塑料花、纸花、包装纸等;(5)、各种玩具、“存折”、“钱”等。游戏预设:一、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由选择。二、幼儿看录像,讨论解决上次游戏时出现的问题。观察分析:能够从录像上看得很清楚,上次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如取钱没排队,花店的东西乱放,很不整齐。孩子们都提出了改正的方法,要排队,请工作人员监督;东西不能放地上,可以多搬一张桌子来放东西;去超市买的东西太多时,可以用袋子来装等。

  • 大班语言教案:大班海报阅读活动走进沙雕

    2、尝试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沙雕海报的主要内容。3、乐于参与沙雕海报的阅读活动。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沙雕海报若干、沙雕小书、沙雕动画、沙雕ppt等。2、知识准备:课前了解相关的沙雕节的内容;收集相关的海报资料。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了解海报含义  (1)谈话:什么是海报?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交流。

  • 大班语言教案:大班文学欣赏春雨和种子

    二、设计意图:  依据《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4条: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第3条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达到语言领域的目标第2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条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并乐意用不同的方式模仿散文中角色的语言。三、活动准备: 1、录音机、散文欣赏磁带(背景音乐为“春雨”沙沙)。 2、春雨雨滴立体球偶一个(浅蓝色即时贴内装乒乓球,头扎少许毛线),沙沙音乐以及小雨滴自我介绍磁带。 3、背景图:土壤(可以移动)、远山等,插入教具:春雨、种子(拟人化) 4、表演玩具: 拟人春雨、种子服饰(挂历纸做); 工具:封口胶、钉书机、剪刀、挂历纸等。

  • 大班美术《我们班上的老师》课件教案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能力。3、加深幼儿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二、活动准备:1、请配班老师配合上课。2、带花边的纸或一次性纸餐盘若干、彩笔。三、活动过程:1、引出教师节,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小朋友,我们班上有几位老师?你们怎样称呼她们?明天就是教师节了,今天我们给老师画张像,画好后,送给老师好不好?

  •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二等分课件教案

    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份的多种分法。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活动材料;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10张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活动过程: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 (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份?(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

  •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身体的秘密教案

    在本月开展多元智能创意课程《变变变,长大了》主题活动时,有一个分题活动是“身体的秘密”,孩子们一看到书中男女小朋友入厕的情景,立即炸开了锅。同时,他们对两性问题表现出的早熟倾向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有的孩子在课后扭住我提了很多他关于成人生活的困惑;还有的男孩子竟忍不住好奇,偷偷跑进女厕所想一窥究竟……(略)于是,我们决定对孩子们现阶段最为关注的话题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同时对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开展启蒙“性教育”进行探索,生成了本次活动“身体的秘密”。活动目标:1、科学、正确地面对性话题,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基本的防卫方法。3、引导幼儿积极地思维,自由地表达。活动准备:1、幼儿的准备:活动前的调查记录,对两性的区别有了初步的认识;2、教师的准备:l 搜集大量的性教育资料(今日说法、《画说性》等),以应对课堂上孩子们的突发提问;l 角色分工、互助协调; 布置有关两性知识的活动区角(包括人物、动物),提供较为丰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讲解什么是“性”。1、请小朋友以性别分为男女两组,两名老师明确分工。幼儿阐述自己对不同性别的看法,即“男女有什么区别”。2、提问引发思考:什么是“性”?小结:“性”是和我们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不关是从头发的长短就能判断性别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代表着性别差异的。是那些部位呢?就是我们穿衣服遮起来的部位。

上一页123...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