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 (媒体出示课本第39页例8鸡蛋图。)师:看这鸡蛋图,谁知道哪边的鸡蛋多一些?你是怎么比较的?(学生可能回答:(1)根据鸡蛋图比较。(2)根据数的顺序比较。(3)根据数的组成比较。)(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媒体出示答案。)2、 师:刚才我们看着鸡蛋图比较了两个数的大小,那如果没有图,我们会不会直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我们请计数器来帮忙,谁来拨?(媒体出示计数器)师:谁能来说说每个数位上数的意义,再进行比较,说说比较的方法。(学生已经有了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说出: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是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26;或者根据数数时28在26后面,所以28>26。)(点击表示28的计算器图,媒体出示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点击表示26的计算器图,媒体出示:26是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点击“26是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媒体出示:28>26。)(师板书:28>26)
5.循环经济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有的发达国家甚至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是其三大原则。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之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目前,我国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6.当心被优势“绊倒”有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家旅店,早上同时出门旅游。晚上归来时,拿伞的人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人跌得满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带的人却安然无恙。
一、活动导入 给幼儿看过马路以及红绿的的图片,让幼儿对红绿灯及斑马线有初步的认识。 提问幼儿红绿灯亮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二、活动过程 1、选出一些小朋友扮演红绿黄交通灯以及小汽车,老师扮演交通警察。 2、给小朋友讲解活动的内容。 3、扮演小汽车及红绿灯的小朋友戴上活动道具帽子,开始在虚拟马路上站岗及走动。 4、小朋友放学后排着队等待绿灯过马路。红灯亮,路上很多小汽车快速奔走,小朋友在马路旁等待。
一、教师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动向。 1、T: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呢?(彩色的)吹出来的泡泡飞到哪里去了?(上面去了) 2、教师小结:彩色泡泡圆圆的、轻轻地,一吹出来都往上面飞走了。 二、引导幼儿观察鹅卵石。 1、T:这是什么?石头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和泡泡比,哪个大?放在手上是什么感觉?石头能飞上天吗?为什么?
(8)物价部门规定,此新型通讯产品售价不得高于每件80元。在此情况下,售价定为多少元时,该公司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多少万元?若该公司计划年初投入进货成本m不超过200万元,请你分析一下,售价定为多少元,公司获利最大?售价定为多少元,公司获利最少?三、小练兵:某商场经营某种品牌的童装,购进时的单价是60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20 x +1800.(1)写出销售该品牌童装获得的利润w(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童装厂规定该品牌童装销售单价不低于76元,不高于78元,那么商场销售该品牌童装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多少元?(3)若童装厂规定该品牌童装销售单价不低于76元,且商场要完成不少于240件的销售任务,那么商场销售该品牌童装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③设每件衬衣降价x元,获得的利润为y元,则定价为 元 ,每件利润为 元 ,每星期多卖 件,实际卖出 件。所以Y= 。(0<X<20)何时有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多少元?比较以上两种可能,衬衣定价多少元时,才能使利润最大?☆ 归纳反思 ☆总结得出求最值问题的一般步骤:(1)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运用公式法或通过配方法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值。☆ 达标检测 ☆ 1、用长为6m的铁丝做成一个边长为xm的矩形,设矩形面积是ym2,,则y与x之间函数关系式为 ,当边长为 时矩形面积最大.2、蓝天汽车出租公司有200辆出租车,市场调查表明:当每辆车的日租金为300元时可全部租出;当每辆车的日租金提高10元时,每天租出的汽车会相应地减少4辆.问每辆出租车的日租金提高多少元,才会使公司一天有最多的收入?
如图所示,要用长20m的铁栏杆,围成一个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花圃,怎么围才能使围成的花圃的面积最大?如果花圃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m,花圃的面积为ym2,那么y=x(20-2x).试问:x为何值时,才能使y的值最大?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次函数y=ax2+bx+c的最值已知二次函数y=ax2+4x+a-1的最小值为2,则a的值为()A.3 B.-1 C.4 D.4或-1解析:∵二次函数y=ax2+4x+a-1有最小值2,∴a>0,y最小值=4ac-b24a=4a(a-1)-424a=2,整理,得a2-3a-4=0,解得a=-1或4.∵a>0,∴a=4.故选C.方法总结: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由图象直接得出,第二种是配方法,第三种是公式法.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1题探究点二:利用二次函数求图形面积的最大值【类型一】 利用二次函数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2)问销售该商品第几天时,当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解析:(1)分1≤x<50和50≤x≤9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利润=每件的利润×销售的件数,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2)利用(1)得到的两个解析式,结合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分别求得最值,然后两种情况下取最大的即可.解:(1)当1≤x<50时,y=(200-2x)(x+40-30)=-2x2+180x+2000;当50≤x≤90时,y=(200-2x)(90-30)=-120x+12000.综上所述,y=-2x2+180x+2000(1≤x<50),-120x+12000(50≤x≤90);(2)当1≤x<50时,y=-2x2+180x+2000,二次函数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45,当x=45时,y最大=-2×452+180×45+2000=6050;当50≤x≤90时,y=-120x+120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50时,y最大=6000.综上所述,销售该商品第45天时,当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6050元.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读懂表格信息、理解利润的计算方法,即利润=每件的利润×销售的件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煤的价格为400元/吨,生产1吨甲产品除需原料费用外,还需其他费用400元,甲产品每吨售价4600元;生产1吨乙产品除原料费用外,还需其他费用500元,乙产品每吨售价5500元.现将该矿石原料全部用完,设生产甲产品x吨,乙产品m吨,公司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1)写出m与x的关系式;(2)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1)因为矿石的总量一定,当生产的甲产品的数量x变化时,那么乙产品的产量m将随之变化,m和x是动态变化的两个量;(2)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为总利润y=甲产品的利润+乙产品的利润.解:(1)因为4m+10x=300,所以m=150-5x2.(2)生产1吨甲产品获利为4600-10×200-4×400-400=600(元);生产1吨乙产品获利为5500-4×200-8×400-500=1000(元).所以y=600x+1000m.将m=150-5x2代入,得y=600x+1000×150-5x2,即y=-1900x+75000.方法总结:根据条件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时,要找准题中所给的等量关系,然后求解.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小玲、铃鼓、圆舞板若干磁带,音响,幼儿人手两根彩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大中国》 二、学习探索用拍节奏,表现《大中国》舞曲。 1、刚才,我们小朋友舞动彩条表演《大中国》,下面,我们来学习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国》音乐好吗? 2、教师反馈幼儿的想法,并将挥动彩条的1-17喝4-25小节的动作改成拍手的动作。 3、幼儿随乐练习改变的动作 4、幼儿尝试看教师指挥做拍手的节奏动作。“我来指挥,你们看我的动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活动目标:1、体验穿大鞋游戏的快乐。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3、尝试创编出不同的节奏,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活动准备:1. 室外环境 2. 报纸、挂历纸、 硬纸板、木板、塑料布、铁盒、铁盖、塑料瓶等3. 音乐磁带一盒、小鼓一面活动过程: 一、充分感受1、引导幼儿发现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体上的会有不同的声音,丰富幼儿的感受。教师:今天你穿谁的鞋子?幼儿:(我穿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姐姐的运动鞋、奶奶的布鞋、妈妈的靴子……) 2、教师:我们穿上大鞋从活动室走出来有什么感觉?幼儿:(脚上感觉非常松、很暖和、很舒服、很爽;踏起来声音很响;脚有些穿不稳当;人变高了;觉得有些站不稳好像要摔倒;像走在小山坡一样、像踮着脚尖走路)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单独情况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时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行为。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画报》图书若干册、配套赠送的VCD故事、幻灯 T课件、随机图片(如一个人在家、遇到过分热心的人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 (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园里、电梯里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你会怎么办? (出现问题情境) 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 1、导语: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 2、欣赏动画片 3、理解故事
【活动准备】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二、基本部分: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目标:1.使用敲、甩、推、挤等多种方法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并尝试再利用,初步理解节约的意义。2.学习简单实用的节约小妙招,初步树立节约意识,逐渐养成节约的习惯。 准备:1.经验准备: 幼儿向家长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家中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我镇几乎家家户户使用)。2.操作准备: (1)屋顶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照片。 (2)师幼收集已被更换掉的旧牙膏和擦洗污渍用的小纱布。 (3)拍摄三段录像:A.洗手时把水龙头打开——手湿后关上水龙头、打肥皂——冲洗时再打开水龙头;B.把淘米水留下,用来洗碗或浇花;C.自备购物袋上超市。 (4)录制一段关于阿姨为什么用淘米水洗碗和浇花的采访录音。
活动准备: 1、儿童经验基础:幼儿对节奏感兴趣。 2、材料准备:塑料袋、易拉罐、娃哈哈瓶(内放豆子或沙子)、饮料瓶,筷子、杯子,碟,铁盒子若干、脸盆、碗、、算盘、小板凳,木头积木等生活中的物品;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初步感受节奏 1、教师示范用发出一些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让幼儿拍手表现节奏。 ● 牛叫,哞--哞---哞---哞---!”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里面藏着什么节奏?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哞---哞---哞---哞---”,你能拍手告诉大家吗?除了拍手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现这种节奏? ● 你们真能干,我这里还有不一样的节奏,你能听出来吗?。(青蛙叫)真有趣,青蛙的叫声也是有节奏的。我们一起学学看,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呱 呱 呱呱 呱!”这种节奏呢? ● 同上方法,老师分别发出:小鸡:叽叽叽叽叽叽,母鸡:咯咯咯咯嗒,火车:呜----轰隆隆隆,等声音。你听出了什么节奏?除了用嘴巴说,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现这种节奏。那我们跟着他一起试试! ● 小结:真有趣,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声音都是有节奏的。有的长,“哒——哒——哒——”,有的短“哒哒哒”,还有的长长短短连在一起,“哒——哒——哒哒哒”,都是不一样的,真有趣。
主题目标:1、 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结合已有经验讨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2、感受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对自然现象的形成产生兴趣。3、用合适的动作表现自然现象中的情景,并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4、通过记录观察,尝试了解简单的气象规律。主题内容: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露,日出日落,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幼儿感到新奇:“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会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数学活动的内容具有生活性,这是指数学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些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哪些地方、哪些物体上有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例如:房屋上的门牌号码、书上的页码、汽车和汽车站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日期等等,它们分别表示着不同的意义。若能通过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内容是熟悉的,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是很有用的,并能激发幼儿更加注意,发现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务和现象。大班数学活动《设计门牌号码》就是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引导幼儿体验生活中数字的作用。
认识单、双数是幼儿园大班幼儿上学期学习的数学内容之一,它来源于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领域。我发现幼儿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对单、双数的掌握还存在个别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的巩固、练习。我们知道,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本节数学活动。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第二课时的整个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以幼儿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从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确立了本节课的目标:(1)幼儿通过游戏能较熟练地分辩10以内的单数、双数。(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分析(3)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参加数学活动的乐趣。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在对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动目标:1、通过购物,学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2、初步了解加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实际意义。
活动内容:娃娃家、医院、理发店、菜场、银行、公共汽车、超市 活动过程:一、引导语 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要来玩娃娃家了,你们高不高兴啊?上次我们在玩娃娃家的游戏的时候啊,李子恒小朋友玩得可棒拉,他啊,本来是娃娃家的爷爷,可是后来他看到医院的医生不够了,那是因为医院的小朋友跑掉了,所以他就自己到了医院,帮助病人看病。 而且他看病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他用的是气功,今天,我要在来看一看,小朋友是不是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把工作做到下班,还有,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不是要安静一点啊,这样,在医院里面看病和休息的人就能很好的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