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活动准备: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3.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5.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一、介绍故事名称--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1、 今天听的故事,是关于一只小羊和一只大灰狼的,你们猜他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 2、 那小羊会被狼吃掉吗? 过渡语:小羊究竟会不会被狼吃掉?谁会来帮助他?用了什么方法帮助他?听了故事你就会知道了? (边说边在黑板架上放上"谁"和"怎样帮"的字。)
二、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多媒体教具一套,字卡若干,树、花、草头饰若干。小风车及能产生风的工具如小扇、纸、手电筒、电风扇、小气筒等。2.知识准备:幼儿已知道什么是空气;已做过空气能流通、空气有重量、空气有压力等实验。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风从哪里来?1.请幼儿用纸(或扇)在脸旁扇动,从而产生风,知道空气流动能产生风。2.让幼儿玩小风车转动游戏,了解风的大小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3.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怎样才能产生风?”鼓励幼儿尽量用不同的方法让身边的空气流动起来,产生风。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准备: 图片。 过程:一、游戏:大树和小鸟。——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活动目标:1、理解蜗牛“微笑”的含义,体验蜗牛浓浓的友爱之情。2、懂得不管力大小,懂得可以关心别人,给人以快乐。活动准备: 1、中班下册5号挂图、图片。 2、幼儿教材。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表情啊?幼:微笑、笑师:你们什么时候有这种表情?幼:高兴、快乐师:看见别人微笑你心里会是怎么样?幼:我也会微笑。师:原来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
活动目标:1、在情景中了解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体验家人之间的关爱。2、围绕生活情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T:今天张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想不想去呀?S:想。T:那我们出发吧!P门口,到了,我们怎么进去啊?S:按门铃。T:你真有礼貌,你来按。丁冬丁冬谁会来开门呢?录象,小哥哥家里有谁在家啊?S:爸爸、爷爷、奶奶T:猜猜他们家一共有几口人?S:4口人
二.活动准备: 1.挂图2幅,录有雨声和轻快音乐的磁带,录音机2..鸡妈妈的头饰(1个),小鸡头饰(同幼儿数)硬纸板做的乌龟数个并用鱼线串成一长条(做小桥) 3.活动室内布置故事场景:小鸡的家,对岸的小树林.河面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以《小鸡的家》谈话为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鸡屋里(播放雷雨声),鸡妈妈启发小鸡们想想,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外面会发生什么事?2.雨停了,鸡妈妈推开门一看,房子被水包围了,启发小鸡们想想过河的好办法。(幼儿积极展开想法)
2、能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动脑筋,学习仿编诗歌,初步感知事物间的对应关系。 3、重点感知字词:吹泡泡、泡泡、鸡蛋、苹果、星星、乌云。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对应的图片一套:母鸡和鸡蛋、苹果和果树、月亮和星星、乌云和雨点。 2、小蝌蚪、花朵、白云、贝壳、树叶、汽车等图片若干和他桃子图片一张,反面写上“泡泡”,与幼儿人数相等。 3、字卡:吹泡泡、泡泡、鸡蛋、苹果、星星、乌云。 活动过程:一、吹泡泡1、听着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体验快乐情绪。2、教师:我们吹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幼儿:圆圆的,有大,有小)3、(请幼儿自由坐在垫子上)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泡泡,和刚才吹的泡泡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二、出示图片,学习诗歌1、出示鸡蛋教师提问:(1)这是什么泡泡?(出示字卡“鸡蛋”)(2)鸡蛋会是谁吹的泡泡?为什么?请你们听一听(教师示范念)。幼儿回答后集体学念。
2、学用较完整语言进行表达,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之情。 准备: 电脑幻灯片 流程: 经验回忆——观察讲述——延伸 过程: 一、用已有生活经验讲述取暖方法 1、天气冷了,小动物会不会冷?你有什么办法帮小动物暖和起来? 2、大象没有厚厚的衣服怎么办? 二、观察画面并讲述自己的理解 1、兔妈妈在干什么?它给谁织毛衣?为什么要织毛衣? 2、大象看到小兔的新背心,心里会怎么想?小兔看到大象没有背心很冷,心里是怎么想的?
二、讲述故事1、小动物们都来给海龟爷爷祝贺生日啦!你瞧!小刺猬来啦!它乘着树枝编的船,背上插满了鲜红的果子,这是给海龟爷爷的礼物。还有什么小动物来了?乘的是什么船?2、幼儿发言:小灰鼠来了,乘的是西瓜船,它手里拿着一束鲜花。小猫来了,乘的是大皮靴船,船上系着一只大大的气球。小松鼠来了,乘的是圆圆的草帽船。小花狗来了,乘的是用易拉罐船,它手里捧着一只大大的生日蛋糕。小猴子来了,乘的是用树干船,船上放着一大筐又大又红的桃子。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重点:理解儿歌,表现儿歌难点: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准备: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2、小班小册2号挂图过程:一、通过谈话引题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教育幼儿懂得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应该主动帮助。活动准备:取气球图片 小图片:猫、猴、豹、松鼠、长颈鹿、大象、鸟、蛇、树袋熊、绳子、梯子活动过程:出示图(一)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刚要去动物王国坐客,气球是小刚送给小动物的礼物,可是现在气球却挂在树上了,小朋友想一想小刚的气球怎么会到树上的? 3、(1)现在小刚的心理很复杂,如果你遇到了困难最希望什么?(2)这时谁看到了这件事?(兔子)(3)小兔子是来迎接小刚的,他看到这件事赶紧跑来帮助小刚,可是小兔子怎么跳也够不着,怎么办呢?哎!有了,小兔子转身跑回了动物王国。 4、小兔子跑回动物王国干什么去了?5、出示图(二)(1)结果气球怎么样了?(讲述小朋友动作)(2)我们给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子《取气球》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跟随着《军队进行曲》步入音乐教室,并伴随着音乐原地踏步,师生问好。(情景教学)二、导入(为新课铺垫)1、根据课前所放的《军队进行曲》,提问同学的步伐整齐是因为什么原因?(踩着音乐的节拍行进)2、说说《军队进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二拍子,强拍在第一拍上)3、伴随着音乐走进教室时,你听到音乐后的感受是什么?(节奏感强、雄壮有力、激昂)4、把刚才分析的《军队进行曲》的特点合在一起,就是进行曲的特点,导出进行曲。5、众多进行曲中,你所熟悉的进行曲都有哪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三、新授1、放一段带有阅兵式画面的录像,引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2、学生介绍作者郑律成。3、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4、赏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①欣赏此曲后的感受。(振奋人心)②欣赏后给你留下最深刻的是哪段音乐(最容易哼唱的部分)?(开头: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③分析开头的旋律:同音重复(只有一个音ⅰ组成),不加任何节奏的演唱和加入附点和切分节奏的演唱,比较二者的区别,感受加上附点和切分节奏后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具有号召性节奏铿锵,振奋人心)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情绪。活动准备 1、铃鼓、节奏轻快的音乐带、录音机。 2、挂图:《千变人》 活动过程 1、展示挂图《千变人》。 请幼儿看挂图,找一找,看哪两个表情是一样的?借此玩配对游戏。 教师表演几种表情或动作让幼儿想想:这样的表情或动作,让人感受到的是快乐、生气、还是害怕呢?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高兴、害怕、害羞或者生气。
(一)旧知回顾(老师提出问题,同学回答。红色部分为学生回答后,老师给出的答案。)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除了正数还有哪些数?答:1)0和负数。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举例: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后移动5m,记作移动-5m;那么这个物体向前移动5m,记作移动5m。原地不动,记作移动0m。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出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强调冒号)师读。这个一切是指——2.?“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你能换一个词语说说吗?(近义词:好奇)3.请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这句话,要求读出“新奇”的感觉。4.小毛虫在观察。它难道不想加入昆虫们的活动可是……(出示: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读了这句话,你觉得小毛虫怎么样?(可怜——【板书:可怜】)那它是怎么移动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1.(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小毛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文中找一个词回答。(笨拙)【板书:笨拙】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同学们,课文中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你们想不想读?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借助拼音,问同学或者老师)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2.教师指名轮流读课文。教师指名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读课文,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学生认真听,充当小评委。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其中生字用红色标记。教师组织学生齐读课文。师:读完课文后你们发现了什么?生:这些红色的字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4.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生字。
授课老师 授课时间 年 级 科 目 教 材 教学教具 课 题
(一)、聆听设疑,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师:她是谁?同学们喜欢她吗?主题曲喜欢吗?听大长今主题曲《呼唤》,提问: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看歌谱感受音乐特点。你对朝鲜族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 (二)、朝鲜族相关知识介绍: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教师总结。1、我国朝鲜族的分布情况。朝鲜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多数居民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汉语。2、朝鲜族乐器介绍(伽耶琴、长鼓)。(三)、《阿里郎》相关知识介绍及音乐特点:师: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朝鲜民族民谣中有一首历史非常悠久的民谣,这首民谣是《阿里郎》,这首民谣背后还有一个非常凄美的传说。1、介绍阿里郎的故事。在朝鲜的李朝中叶,名叫里郎的小伙子和成符的姑娘参加了反抗地主的暴动,暴动失败后,俩人躲进名叫水落山的深山里过上了与世隔绝却浪漫、幸福的生活。一天,里郎决定要为冤死的村民报仇血恨,越过山岭走向战场,成符唱着这首歌曲送别自己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