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做一做、尝一尝,体验蔬菜不同的味道。活动准备:1、芹菜、萝卜、胡萝卜、黄瓜、青菜、葱、花菜、西红柿等蔬菜2、用五个篮子分别表示吃根、吃茎、吃叶、吃花、吃果。活动过程:一、谈话 1、秋天有些什么蔬菜呀? 2、今天这里有许多蔬菜,你们都认识吗?二、找一找 1、分别找一找蔬菜的哪个部位可以吃,如萝卜吃根,卷心菜吃叶,西红柿吃果实,花菜吃花,芹菜吃茎(叶)。 2、请幼儿将蔬菜放在相应的篮子里。三、做一做 1、对蔬菜进行简单加工后,拌如色拉酱,让幼儿品尝,边品尝边交流:我吃的是什么蔬菜?是蔬菜的哪个部位。
2、培养幼儿充分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以及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准备:周围墙上贴蚂蚁的各种姿势图、晚会场景的课件一段、彩笔、背景音乐过程:一、观看晚会盛况,感受线条的多样组合方法,以及了解不同的线条排列方法。听,多美的音乐呀,那边在干什么呢?咱们去瞧瞧,哦,原来这里正举行着舞会呢?看他们打扮的怎样,他们身上衣服上都有什么,(花纹)这些花纹是怎么排列的呢?小结:同一种线条可以横排、竖排、斜排地放在一起,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几种线条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花纹会更加漂亮。
2、 大胆作画,感受绘画的乐趣,以及发挥想象。准备:1、 各种水果的挂牌,水果妈妈的围兜一个,绘画材料人手一份。音乐磁带。2、 幼儿已有几种水果的绘画经验,且幼儿也认识了很多水果。过程:一、 引起幼儿绘画的兴趣教师做水果妈妈,幼儿做水果娃娃,大家随音乐跳到活动室,水果妈妈:娃娃们快坐下,听妈妈讲故事好不好呀。故事:在一个水果王国,住着很多和你们一样可爱的水果娃娃,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可这个水果王国被好吃懒做的老鼠知道了,他们就知道吃现成的。水果娃娃知道了一开始也好害怕,不过它们动动小脑筋想到了好办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呀?
活动准备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重点与难点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设计思路: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选用合适的材料做螃蟹·难点:正确表现螃蟹的身体与脚的连接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了解螃蟹的特征·物质准备:范例、各种废旧物品及辅助材料,积木搭的蟹塘 活动过程:引导幼儿观察“蟹塘”,激起兴趣1.请幼儿说说螃蟹的外形特征。2.欣赏范例,并组织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做螃蟹? 二、交代活动的要求1.先选好材料,看看哪些材料适合做螃蟹的身体或脚;2.螃蟹身体和脚连接要牢固;3.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同伴之间可以共同完成作品。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1.启发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有机的结合,大胆的表现。2.适当的指导螃蟹身体和脚的连接的方法。 四、作品讲评1.请幼儿把作品放在“蟹塘”,相互欣赏,并互介绍自己的材料。2.请幼儿说说谁的螃蟹做的最好,用的材料最巧妙? 延伸活动:将剩余的材料放在美工区供幼儿平时制作。并经常添置,制作其他手工品。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活动准备: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重点与难点: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设计思路: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图片一张、(愁眉苦脸的垃圾房)磁带、录音机。2、每人一张涂好色的底板纸一张。3、刮画工具人手一套(圆珠笔与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垃圾房的苦恼》引出课题。 1、老师作高兴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的脸上是什么表情?(高兴)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有这么多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作客,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高兴,个个脸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们瞧,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愁眉苦脸的垃圾箱)提问: (1)这是谁呀?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烦恼) (2)垃圾房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有什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放故事磁带《垃圾房的烦恼》。 4、听完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烦恼呀?(幼儿讲述) 5、师:垃圾房有这么多的烦恼,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
2、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 能和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协商完成操作。4、 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重点和难点: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具 色块卡、无色鱼五条、大操作卡两张、 学具 每人红黄蓝方块各五块、操作卡两张活动过程:一、送方块宝宝给小朋友玩,让幼儿尝试一下组合构建的乐趣。(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快慢轻重的拍手游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孩子们,你们好,今天陈老师带来了许多方块宝宝,这些方块宝宝可有趣了,瞧,我把它一个一个的接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个图形宝宝呢!看我变成这个图形,再接一块,我又变成了另外的一图形。孩子们,你们也来试试吧,看谁变得又多又快。(每桌发一篮方块宝宝)观察幼儿的构建情况,询问幼儿所构建的物品的名称,向全班幼儿展示构建新颖的作品。
活动目标: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活动准备: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二、活动材料:小动物卡片若干;画有汽车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背景图一幅,糖果若干。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再过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森林里准备搞一场大型的圣诞舞会,许多小动物都要去参加。看,长长的车队开来了,数数来了几辆小汽车?(6)—出示汽车操作卡。哟,每辆汽车上都有一个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表述)对了,每辆汽车上只能坐6个小动物。(二)、基本活动1、来,看看你身边的动物卡片,他们一样吗?(数量不一样)2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帮你身边的小动物们,把他们一起送上汽车。记住:每辆小汽车上的小动物的数量合起来一定要刚好是6。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你的车上都坐了哪些小动物。(例:我的第一辆车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猫;第二辆车上……)小组交流,个别回答。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把送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看,这是一张记录纸,纸上画的是6辆小汽车,和我们的小汽车排一样的队,(你的第一辆车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猫,你就在第一辆车里写上数字1和5)。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活动准备:1、 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纸盒。2、 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挂历纸、水彩笔、剪刀、夹子、双面胶等。活动过程:一、 让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纸盒,进一步感知立方体。1、小朋友今天从家中带来了不同的纸盒,请你仔细看一看,你的纸盒是什么形状的?(是个长方体)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2、动物手偶3、实物钟活动过程: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1、 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提问: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⑶钟有什么作用?(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2、简单认识钟面。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 开始!(教师操作钟表)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活动过程:一、引题:提出任务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重点: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难点:1.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解决策略:1.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2.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活动目标:1.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
2、 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 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2、 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活动过程:1、 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2、 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2、幼儿的动手、分辨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几何图形挂件一人一个,数字卡片,演示教具,魔术卡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带幼儿进知识宫,激发幼儿的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知识宫去玩。在知识宫,老师要给小朋友好多礼物,但这些礼物一定要小朋友动脑筋才能够得到。第一份礼物需根据自己挂着的图形和图形上的数字找座位,找到了,这个图形就作为第一份礼物送给你们。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活动准备: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车卡人手一份(汽车卡分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有4-10不等的数字)、场地上贴有四种颜色的汽车标记。小铃、教师用数字卡一套。活动过程: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二、玩夹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1、看数字,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数,幼儿按数在直尺上夹夹子。2、听铃声,夹夹子。① 教师任意敲铃,铃声数在10以内,幼儿按铃声数夹夹子。② 教师任意敲铃,让幼儿夹比铃声次数多1的夹子。
一、 设计小跨栏发现问题一:用什么材料安全、简便?幼儿A:用木头,刘翔就是跨木栏杆。幼儿B:木头太重,用塑料管。我家装修有许多细细的管。幼儿C:那要回家拿呀?有没有现在就可以用的?考虑到运动的安全性,我们选择了报纸,将8开的报纸一一卷起来就成了纸棍栏杆,小朋友的椅子正好合适做支架,既简单方便又安全实用。(如图╠╣───╠╣)很快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架起了小跨栏,迫不及待地练习了。尽管有的孩子还有些胆怯,在大家的鼓励下还是很勇敢地参与了。问题二:跨跳的时候脚总会碰到椅背,怎么办?不一会他们发现跨跳的时候脚总会碰到椅背,椅子被碰得东倒西歪,有的孩子就把椅子面对面摆放好,这样跳起来就不容易碰到了。(如图╠╗───╔╣)
2、引导幼儿感受爬行运动带来的乐趣,并鼓励幼儿思考负重爬行的方法(姿势、动作)。3、培养幼儿的勇敢探索精神。 二、活动准备1、灌满水的大号可乐瓶若干(炮弹)。2、阳光隧道4条,平衡木4条,小沟4条。 三、活动流程 小动物们做运动——老鼠袭击,偷娃娃——动物们练本领(运炮弹)——动物们运炮弹营救娃娃——庆功会——娃娃送回家、炮弹运回去。
2、训练幼儿滚、跳、爬等动作,发展幼儿的综合体能。 3、培养幼儿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活动准备:1、布袋人手一只,各种动物头饰若干;2、伴奏带、轻音乐磁带各一盘;3、创设活动场地。活动过程:1、热身运动:①走跑交替进场。 ②组织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