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三.活动准备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1、 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2、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3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活动准备 1.“同顶”用的竹杠12根。 2.热身运动音乐,毛南族歌舞音乐《金彩云》。 3在场地中央用竹杠摆成梯子状,间隔约30公分左右。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 1听音乐带领幼儿做走.跑.跳等,活动四肢。 2.利用场地上的竹杠变换形式进一步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3幼儿按六路纵队做手脚关节.头劲部.肩部.腰部.膝部运动。
活动目标:1.探索泡沫垫的多种玩法。 2.结合数字规律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及跨跳等多种跳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3.努力听清教师指令,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人手一块泡沫垫,1~10的数字卡片2套。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来玩玩吧!(幼儿随铃鼓的变化变大圆----小圆----蜗牛圆) 二.基本部分。1. 出示泡沫垫,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泡沫垫除了可以作为垫子,还可以和我们玩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现在小朋友们分成2组游戏,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
2、 能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难度适合的材料进行活动。3、 能主动参与有挑战性的活动,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准备:竹梯两架;沙包若干;塑料筐若干;轮胎四个;“蚂蚁的家”图片两张。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蚂蚁郊游操”二、基本部分:1、模仿蚂蚁的爬行。2、练习在竹梯上爬行。3、请幼儿示范爬行的要点,幼儿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活动准备:示意图、路线图、各类材料(彩虹桥、箭头标记、木版、梯子、轮胎、沙包、凳子、平衡木、彩带、橡皮筋、铁圈、大小不一的垫子等)。利用幼儿园现有场地与山坡。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活动准备: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活动过程: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木头人出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
2. 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3. 感受模仿游戏和体育活动的愉快。 二、教学准备: 布袋每人一个;挂有“桑叶”的皮筋四根; 作为奖励物品的小亮片,舒缓、激烈的音乐各一段,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运动 1.放音乐,引导幼儿做身体模仿动作 头部——上肢——腰部——全身(蹲起或伸展)——团身滚——放松 2.教师提醒幼儿找个空位置,重点进行伸展和团身的准备动作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创造力。3.继续培养幼儿遵守集体规则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松紧带圈人手一个;录音机、磁带;彩色气球若干,并分两组挂在墙上。课前让幼儿了解松紧带圈的特性,知道它具有可变性,可以由短变长,由圆变长;利用其有弹性可以射出等等。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拿着松紧带圈自由进入场内,听到哨音后集合成4路纵队做松紧带圈操。二、基本部分1.分散玩松紧带圈。师:我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圈,松紧带圈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幼儿尝试练习)
活动准备:沙包溜溜球若干。游戏玩法:幼儿分成若干组,可以两个一组,或者三个,四个一组都可以。玩法1,将沙包 溜溜球一端的线绕在一只手上,用手挥起沙包旋转两脚进行交叉条跳跃。玩法2, 将溜溜球一端的线绕在手上将沙包向上抛同时球落下时用手接住。
活动目标:1、认识“米”字格,学习折叠长方形纸成“米”字线。2、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的物体或点线作纹样,用对称的方法装饰“米”字格。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1、范例画一张;“米”字一张;教师操作材料一份;蜡笔、白纸幼儿人手一份;2、课前让幼儿初步了解对称的含义。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字?(出示“米”字)这个“米”字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它把自己藏到了图画里。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很快地把它找出来。这里大大的“米”字把纸分成了一格一格,我们把它叫做“米”字格。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活动流程: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活动流程: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2、尝试用铅笔进行创作。体验创作带来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喜悦。3、能大胆用语言和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二、活动准备1、铅笔、小张纸2、插幼儿作品的虫虫故事书3、《点虫虫》的碟片4、。昆虫图片、书、前期活动照片三、活动过程1、幼儿观看前期活动照片、引出课题小朋友这是在干什么呀?这些天,我们都在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认识各种各样的虫虫,找找虫虫躲在哪里,找找虫虫的秘密。今天张老师又带来了一张很好看的碟片,讲的都是虫虫世界的故事,我们来看一下吧!
2.通过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幼儿萌发大胆表现的愿望。 二.准备1.范例三张,夜晚背景图一幅。 2.四重不同的工具材料。 单色版画:吹塑纸板,黑卡纸,铅笔,白色、湖蓝、枯黄。 铅笔浅描:铅笔,黑色卡纸,油画棒。 印刻画:油画棒,铅笔,有边框的纸,(8K)抹布。 点彩:小毫,水粉颜料,水,抹布,铅笔,正方形纸。 三.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受诗歌优美意境。教师边念诗歌边出示教具。 1.夜晚来了,眼睛要闭上了。一个一个梦会从你的枕边甜甜地升起。如果睡不着,你睁开眼睛望出去,呀!有好多好多的眼睛和你一样睁着!(出示夜晚背景图)你看见了哪些眼睛?……我看见了星星的眼睛,月亮的眼睛,小朋友躺在床上睁着眼睛。 2.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首诗歌,诗歌的名称叫"明亮的眼睛",等会儿听完后,请你告诉大家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教师: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漆黑的大海上,航标灯睁着眼睛,轮船就不会撞上暗礁! 遥远的大森林里,虎妈妈睁着眼睛,虎宝宝就能安心地、甜甜地进入梦乡!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夜风里还有好多好多的眼睛睁着,但你看不见它们: 卫星的眼睛睁着,在传送电波; 雷达的眼睛睁着,在保卫和平。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你瞧那夜空里,有好多好多星星眨着眼,它们正悄悄地望着你。 原来,它们也没睡着,正调皮地睁着眼睛。 提问:你听见这首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二)讨论作画方法 请你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在朗朗的星空中,在遥远的大森林里,还有哪些明亮的眼睛也正悄悄地看着你。教导幼儿发散思维。(路灯的眼睛,高楼的眼睛,飞机的眼睛,猫头鹰的眼睛,高架桥上的眼睛。) (三)幼儿作画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版画,点彩,线描,印画,请你想一想等会儿你画的画选哪种工具材料最方便。
2) 提高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二、 活动准备:一块较为宽敞的空地 预先学习水果的英语单词 老鼠头饰一个 录音机一台 英语磁带一盒三、 活动过程:1) 老师带领幼儿进行跑、跳、闪躲方面运动,引导幼儿做些准备活动。指导语:老鼠妈妈带小老鼠到外面玩,如果看见猫怎么办呢?今天妈妈就要教小老鼠们一些躲避办法。2) 用英语律动音乐教师组织幼儿围成一个圆,再借助气球爆炸的 游戏让幼儿盘腿坐在地上,导入游戏环节。
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是受到一个经典的体育游戏的启发对其加以修改而成。游戏的名字叫《熊和小孩》,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为游戏编了一首简短的儿歌《熊来啦》,将规则反映在了儿歌中,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同时我发现大班幼儿的求知欲很强,所以这个游戏中也插入熊的习性方面的内容。另外,其实很多幼儿早就会玩《木头人》的游戏,这两个游戏的玩法很相似,然而游戏换一首儿歌体现,会带给幼儿新鲜感。我设计了让幼儿自己商定游戏规则的环节,这样幼儿在活动中能主动学习,并且按自己的想法玩游戏,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并体验成功感。活动名称:体育游戏《熊来啦》活动目标: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活动准备:“熊”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围和“熊家”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 教师:“如果你突然遇到一头大狗熊,你该怎么样,它才不会吃你?”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课件出示:爸爸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也很爱家。(添加中心句:有了中心句,就能统领整段,保证话题的统一)首先,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首先”一句,领起下文对爸爸热爱工作的描述,照应中心句的前半句)爸爸工作出色,在单位经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调整句子顺序:把“爸爸不仅……下了班都……”调到了前面,使句子顺序合理)记得有一次,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机器,终于把机器修好了。(运用具体事例表明“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其次,爸爸还是一个非常爱家的人。(“其次”一句,领起下文对爸爸爱家的描述,照应中心句的后半句)爸爸会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一、 生成背景 秋天到了,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有的说“小草变成黄色了”,“秋天到了,树叶也变黄了。”“老师,老师。我还看到过红色的树叶”。孩子们高兴地在幼儿园里找着还有什么颜色的树,回去后,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手掌树,有的绿,有的黄,有的红……一棵五颜六色的树生长在我们班活动室里。我们继续和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哪里有颜色,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由此生成了“彩色世界”的主题。 二、 课程目标与网络图 目标: 1、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 2、学习观察生活中物品的颜色,形成相应的颜色概念。 3、尝试运用多种形式感受颜色。 4、体验色彩表化的奇妙。 5、参与色彩游戏,并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幼儿敢于尝试,且愿意与同伴交流感受。2、幼儿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同感受及不同表情。3、幼儿尝试运用指画的技能表现各种表情。*活动准备: 1、部分表情的宝宝头像。 2、食物(若干)。 3、纸盘、颜料。 4、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