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 ,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①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权保障。②市场上,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推动生产进步发展。③科技上,19世纪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与重大突破。④劳动力上,拥有更多、素质更好的自由劳动力。⑤经济上,拥有更加雄厚的资本。探索攻关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的出现的关系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在厂房、设备、技术要求和产品结构的复杂性等方面,都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过去的独家企业无法满足的,而且一般没有足够的资金。……于是,集中资金的合股公司迅速增加起来,起大型企业垄断组织也就应运而生。
●活动与探究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兴衰历程,从英国的强盛历程,我们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启示:积极发展本国的工商业;实现制度创新;抓住机遇,及时更新观念;建立能保障自身经济顺利发展的国防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实行对外开放……★本课小结16世纪后期荷兰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在17世纪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开始,英国也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并与荷兰、法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美灾难的根源。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1、对决策者: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片面性。2、对公民: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2页课堂探究,讨论如果你来组织这一听证会,应该邀请哪些人参加?如何设置会议程序?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教师点评:(略)(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决策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 ★课余作业比较民主决策的不同方式
(3)外资经济 教师活动: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他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提醒学生注意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不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全部资产。并简略介绍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比较,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前面集体经济的地位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点拨:集体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说法是不同的。(简单了解即可)4、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材料说明了什么?探究二:材料分析:2005年12月13日至18日,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召开。会议经过谈判通过了《部长宣言》,规定发达成员和部分发展中成员2008年前向最不发达国家所有产品提供免关税、免配额的市场准入;发达成员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补贴, 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农产品出口补贴。材料体现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哪些作用?探究三:P97:A、这些图示,反映出我国利用外资哪些特点?。B、能为我国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提出些建议吗?探究四:材料展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全国居民每天消费总额达到37亿元。每天消费粮食75万吨,相当于一个县级商品粮基地的全年产量;每天消耗猪肉6万吨,食油1万吨,糖1.6万吨,鲜蛋1.8万吨。每天购买杂志600多万册,报纸5000多万份,需要400量中型载货汽车才能装载。
一、 教材分析民主管理这个知识点虽然没有理论难度容易理解,但它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以帮学生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政治参与路径。因为村委会的知识对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本课侧重于讲解居委会的内容。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村委会、居委会及其作用2、正确理解基层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3、联系实际分析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提高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村委会、居委会及其作用,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的形式和作用难点: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的形式和作用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优点是:第一,对什么都好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第二,可塑性强,适当引导有利于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孩子们性格活泼,、乐于实践、容易激活。
为了进一步增强立法的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通过网络征求意见。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原因。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2008年6月,山西省出台了关于2008年规范教育收费、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有效的规范治理对策并部署下半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如果你想向当地政府反映有关教育乱收费问题,你认为可以采用何种方式和途径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社会听证制度④电子邮件、电话、信函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2.通过上述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者A、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B、对决策的理解,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C、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消除腐败现象D、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到2007年9月,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三周年。据此回答3—4题。
3.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逐步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他提出世界的本源是“理念”,现实中的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人的知识来源于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人说,柏拉图之后的欧洲哲学思想都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脚。4.黑格尔(1770—1t53l)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生于斯图加特,卒于柏林。出身于官僚家庭。曾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大学毕业后,做过几年家庭教师。后任报纸编辑、中学校长、大学讲师、教授和柏林大学校长。黑格尔是在法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时朝气蓬勃,非常激进。他还深受著名诗人歌德的影响。1818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后,公开美化普鲁士专制制度,号召人们同现实妥协。
二、分析题基于非典型肺炎防治的需要,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集中优秀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的知识与技术手段,对SARS病毒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2003年5月,他们联合研制出抗击SARS病毒侵入细胞的多肽药物。经科学试验证明,它可以阻断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具有预防和治疗两种功效。这些药物的发明在非典型肺炎的预防和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答案提示: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三、辨析题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答案提示:(1)此观点错误。(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A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要生存必须有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资料,只有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得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才能从事其他的活动(教育、艺术、体育、政治)。而要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在这一活动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思想教育】落后必然挨打,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与自己的发展。要积极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中去。现在学好知识将来教育育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B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都受生产方式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社会的整个面貌只能从生产方式中得到科学的说明。【举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推广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用曾使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
相关链接:联合国推动达成的部军控和裁军条约有:《南极条约》(1959年)、《外层空间条约》(1966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年)、《海床公约》(1970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约》(1971年)、《月球协定》(1976年)、《禁止化学武器公约》(1992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96年)。2、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经济方面联合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建立了一套庞大、复杂、较为系统的机构即联合国经社系统。经社系统制定指导性原则、政策框架以及行动纲领,规范国际社会各成员的行动方向,推动某些发展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经社系统主持召开重大国际会议,从战略高度协调国际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为国际发展合作确立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经社系统长期从事开发活动,向有关国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并帮助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方面,联合国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企鹅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展示,企鹅在将要上岸之时,要从海面潜入海中,沉潜到适当的深度,借用水的浮力,迅猛向上,飞出一道弧线,落于陆地之上。企鹅的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沉潜绝非沉沦,而是勇敢、智慧、自强。如果我们在困难面前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自强不息,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所玩弄,直至精疲力竭。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对“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有价值观的人生才是更美的人生”加以评析。7、有两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到农村养猪场担任技术总监后,大力推广使用生态养猪法和中草药防疫技术,使养猪场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一、教材分析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章第2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运动和规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本质,并能够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三、教学重点难点规律的客观性四、学情分析本框题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教师指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来学习本课内容
知识和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再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 讨论法。2、探究与活动,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利用景观 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 ,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教学 重点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 难点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同一演化过 程。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课时安排
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二、过程和方法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4.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生1: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当前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发展绿色食品,因为绿色食品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做到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而且有利于增进人民身体健康。但目前绿色食品在市场上难成气候,主要是宣传和扶持不够。生2:绿色食品对环境、生长过程、加工过程以及运输等过程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很多环境相对优良的地区都是边远落后地区,必须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优惠,才能降低成本,市场发展前景才会更加广阔。活动与探究对当地绿色食品市场情况作调查并初步分析。活动的实施过程:1.确定调查研究的目标并制定调查研究的计划。市场调查要深入广大消费者,可以去市场上做调查,‘对象包括消费者和经营者。形式可以是问卷,也可以是现场采访。弄清楚被调查者对绿色食品的态度,是否了解食用绿色食品的意义,是否懂得鉴别绿色食品等。对象力求涉及各个年龄段,多种职业。2.对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⑴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⑵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工业区;⑶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⑷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逐渐增强。再次显示上表最后一项“各因素的发展变化”。由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中可以知道,工厂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出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弃物排入环境,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在工厂的区位选择时,应以不污染当地环境为佳,进行合理选择。读课本61页图4.6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思考以下问题:1、严重污染空气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那些因素?2、严重污染水源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那些因素?3、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那些因素?教师解析:对这一部分知识需要强记。讲解要注意盛行风向,需结合必修一气候一节将难点突破,可分中国大部分地区、西欧、印度半岛等不同区域进行讲解以加深印象。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 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 ;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山西省总结出了许多重点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即围绕煤田的露天开采区、居民点和主要交通线建设区,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图3.13)。1.说一说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的作用。点拨:参考图3.13图中各工程及措施的作用:(1)隔离护坝:主要作用是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采掘区。(2)排水沟:主要作用是引开可能进入采掘区的雨水或其他水源。(3)公路紧靠采掘区,方便运输车辆就近从工地上公路。(4)“固沙草方格”,即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1×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 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蒿、花棒、籽蒿、拧条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